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县域土地利用/覆被及植被碳储量变化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0页
插图清单第10-11页
附表清单第11-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2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20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14-17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17-19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第19-20页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0-22页
     ·研究内容第20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0-22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第22-26页
   ·地理位置及区划第22页
   ·自然条件第22-23页
   ·社会经济条件第23-24页
   ·规划与定位第24页
   ·资源与能源第24-25页
   ·文化遗产第25-26页
第3章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遥感分类第26-44页
   ·数据来源及与处理第26-34页
     ·数据来源第26页
     ·遥感数据处理第26-34页
   ·土地利用/覆被信息遥感提取第34-43页
     ·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第34页
     ·建立解译标志第34-35页
     ·专题信息提取第35-36页
     ·分类精度分析第36-38页
     ·分类结果第38-43页
   ·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动态变化特征第44-64页
   ·土地利用状况分析第44页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第44-49页
     ·耕地变化第47页
     ·林地变化第47-48页
     ·草地变化第48页
     ·建设用地第48-49页
     ·水域变化第49页
     ·未利用地变化第49页
   ·不同土地利用的转移矩阵分析第49-62页
     ·1989~1996 年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分析第50-53页
     ·1996~2003 年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分析第53-56页
     ·2003~2009 年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分析第56-59页
     ·1989~2009 年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分析第59-62页
   ·土地利用/覆被总体变化特征第62-63页
   ·小结第63-64页
第5章 植被碳储量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响应第64-71页
   ·植被碳储量的估算方法第64-65页
   ·固安县植被碳储量的动态变化第65-67页
     ·植被面积变化分析第65-66页
     ·固安县植被碳储量动态变化第66-67页
   ·植被碳储量对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动态响应第67-70页
     ·不同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植被碳储量变化第67-69页
     ·不同时段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植被碳储量的变化第69-70页
   ·小结第70-71页
第6章 结论与讨论第71-75页
   ·结论第71-73页
   ·讨论第73-75页
     ·本文不足第73页
     ·研究展望第73-75页
致谢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3页
附录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腕足动物化石研究历史
下一篇: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晚侏罗世齐古组孢粉化石组合与年代地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