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3页 |
| ·研究目标与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农田土壤特性分析 | 第25-45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5-29页 |
| ·野外土壤取样及测定方法 | 第29-30页 |
| ·结果分析 | 第30-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第三章 冬小麦—夏玉米农田RZWQM2模型率定与验证 | 第45-55页 |
| ·引言 | 第45页 |
| ·试验资料来源 | 第45-46页 |
| ·RZWQM2模型简介 | 第46-47页 |
| ·基于PEST软件的RZWQM2模型参数估计 | 第47-49页 |
| ·模型率定及验证结果分析 | 第49-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第四章 基于GLUE方法的RZWQM2模型不确定性分析 | 第55-65页 |
| ·引言 | 第55页 |
| ·GLUE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 第55-57页 |
| ·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及敏感性分析 | 第57-61页 |
| ·模型输出结果不确定性分析 | 第61-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第五章 农作物产量及氮素淋失对灌溉施肥处理响应模拟 | 第65-75页 |
| ·引言 | 第65页 |
| ·灌溉施肥模拟情景设置 | 第65-66页 |
| ·作物产量对灌溉施肥响应及氮素积累与利用 | 第66-69页 |
| ·不同深度处土壤剖面硝态氮淋失通量 | 第69-72页 |
| ·不同深度土壤内硝态氮累积量 | 第72-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 第六章 大兴区冬小麦—夏玉米产量与氮素淋失模拟 | 第75-83页 |
| ·引言 | 第75页 |
| ·基于GIS区域数据库的建立 | 第75页 |
| ·作物产量及氮素淋失响应模拟 | 第75-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83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3-87页 |
| ·主要结论 | 第83-84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84页 |
| ·进一步研究工作建议 | 第84-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9页 |
| 致谢 | 第99-100页 |
| 作者简介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