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3页 |
|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 第12-14页 |
| ·厨余垃圾的性质和处理方式现状 | 第14-16页 |
| ·堆肥过程中典型污染气体产生机理及减排技术 | 第16-20页 |
|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 第20-22页 |
| ·生命周期评价应用于有机废弃物处理 | 第22-23页 |
| ·研究目标 | 第23-24页 |
|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 ·不同工艺参数对堆肥典型污染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 | 第24页 |
| ·不同堆肥工艺对堆肥典型污染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 | 第24页 |
| ·不同化学添加剂对堆肥典型污染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 | 第24页 |
| ·不同种类、不同添加比例的膨松剂对堆肥腐熟度和典型污染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 | 第24页 |
| ·典型区域不同生活垃圾管理生命周期评价 | 第24-25页 |
|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 第二章 不同工艺参数对堆肥典型污染气体排放的影响 | 第26-40页 |
| ·引言 | 第26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26-29页 |
| ·堆肥材料 | 第26-27页 |
| ·试验设置和方法 | 第27-28页 |
| ·测定项目和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9页 |
| ·温度和氧气 | 第29-31页 |
| ·堆肥化学性质和腐熟度指标 | 第31-33页 |
| ·堆肥生物指标 | 第33-34页 |
| ·甲烷 | 第34-35页 |
| ·氧化亚氮 | 第35-37页 |
| ·氨气 | 第37-38页 |
| ·碳、氮平衡及温室效应分析 | 第38-39页 |
| ·小结 | 第39-40页 |
| 第三章 不同工艺对堆肥典型污染气体排放的影响 | 第40-51页 |
| ·引言 | 第40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40-41页 |
| ·堆肥材料 | 第40-41页 |
| ·试验设置和方法 | 第41页 |
| ·测定项目和分析方法 | 第4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9页 |
| ·温度和氧气 | 第41-43页 |
| ·堆肥化学性质和腐熟度指标 | 第43-44页 |
| ·堆肥生物指标 | 第44-45页 |
| ·甲烷 | 第45-46页 |
| ·氧化亚氮 | 第46-47页 |
| ·氨气 | 第47-48页 |
| ·碳、氮平衡及温室气体效应分析 | 第48-49页 |
| ·小结 | 第49-51页 |
| 第四章 化学添加剂对堆肥典型污染气体排放的影响 | 第51-60页 |
| ·引言 | 第51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51-52页 |
| ·堆肥材料 | 第51-52页 |
| ·试验设置和方法 | 第52页 |
| ·测定项目和分析方法 | 第5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8页 |
| ·温度和氧气 | 第52-53页 |
| ·堆肥化学性质和腐熟度指标 | 第53-55页 |
| ·甲烷 | 第55-56页 |
| ·氧化亚氮 | 第56-57页 |
| ·氨气 | 第57-58页 |
| ·碳、氮平衡及温室效应分析 | 第58页 |
| ·小结 | 第58-60页 |
| 第五章 不同种类膨松剂对堆肥典型污染气体排放的影响 | 第60-69页 |
| ·引言 | 第60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60-61页 |
| ·堆肥材料 | 第60-61页 |
| ·试验设置和方法 | 第61页 |
| ·测定项目和分析方法 | 第6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1-68页 |
| ·温度和氧气 | 第61-62页 |
| ·堆肥腐熟度指标 | 第62-65页 |
| ·甲烷 | 第65页 |
| ·氧化亚氮 | 第65-66页 |
| ·氨气 | 第66-67页 |
| ·物料平衡,碳、氮平衡及温室效应分析 | 第67-68页 |
| ·小结 | 第68-69页 |
| 第六章 不同添加比例膨松剂对堆肥典型污染气体排放的影响 | 第69-77页 |
| ·引言 | 第69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69-70页 |
| ·堆肥材料 | 第69-70页 |
| ·试验设置和方法 | 第70页 |
| ·测定项目和分析方法 | 第7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0-75页 |
| ·温度和氧气 | 第70-71页 |
| ·堆肥化学性质和腐熟度指标 | 第71-72页 |
| ·甲烷 | 第72-73页 |
| ·氧化亚氮 | 第73页 |
| ·氨气 | 第73-74页 |
| ·物料平衡,碳、氮平衡及温室效应分析 | 第74-75页 |
| ·小结 | 第75-77页 |
| 第七章 典型区域生活垃圾管理生命周期评价 | 第77-105页 |
| ·引言 | 第77-78页 |
| ·典型区域生活垃圾管理现状 | 第78-87页 |
| ·目标区域基本情况 | 第78-79页 |
| ·生活垃圾产生与处理现状分析 | 第79-86页 |
| ·现状存在问题 | 第86-87页 |
| ·生命周期评价 | 第87-98页 |
| ·目标与范围 | 第87-88页 |
| ·功能单元与评价方法 | 第88-89页 |
| ·情景及清单分析 | 第89-98页 |
| ·不确定因素 | 第9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98-104页 |
| ·环境影响评价结果 | 第98-100页 |
| ·总环境影响潜势分析 | 第100-101页 |
| ·不同情景模块主要环境影响评价结果 | 第101-103页 |
| ·堆肥模块不同输入环节温室效应评价结果 | 第103-104页 |
| ·小结 | 第104-105页 |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5-107页 |
| ·结论 | 第105-106页 |
| ·创新点 | 第106页 |
| ·展望 | 第106-10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7-117页 |
| 致谢 | 第117-119页 |
| 作者简介 | 第119-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