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产业结构演进与低碳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 第16-26页 |
·产业结构相关理论 | 第16-21页 |
·配第——克拉克定理 | 第16-17页 |
·霍夫曼定理 | 第17页 |
·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 | 第17-18页 |
·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论和经济成长阶段论 | 第18-19页 |
·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 | 第19-20页 |
·赤松要雁形模式理论 | 第20-21页 |
·低碳经济的理论内涵 | 第21-24页 |
·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低碳发展 | 第22-23页 |
·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节能降碳 | 第23页 |
·低碳经济的发展方法:碳中和技术 | 第23-24页 |
·产业结构变动与低碳经济发展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河北省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碳排放的特征分析 | 第26-46页 |
·河北省三次产业及内部结构分析 | 第26-28页 |
·河北省三次产业能源消费分析 | 第28-33页 |
·河北省能源消费构成现状 | 第28-29页 |
·河北省三次产业能源消费结构 | 第29-30页 |
·河北省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及其变动 | 第30-31页 |
·河北省三次产业的单位 GDP 能耗及其变动 | 第31-33页 |
·河北省温室气体排放变动特征分析 | 第33-40页 |
·河北省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估算 | 第33-37页 |
·河北省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分析 | 第37-40页 |
·河北省碳排放总量 | 第37-38页 |
·河北省的碳排放强度 | 第38-40页 |
·河北省三次产业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关系 | 第40-46页 |
·一产增加值比重不断减小,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 | 第40-42页 |
·二产比重大且呈上升趋势,与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扩张趋势协同 | 第42页 |
·三产比重低、内部结构不合理,能耗比重小但高碳特征突出 | 第42-46页 |
第四章 河北省产业结构演进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变动的相关性分析 | 第46-54页 |
·模型建立及研究思路 | 第46-47页 |
·产业结构-能源消费强度关联模型 | 第46-47页 |
·产业结构-碳排放强度关联模型 | 第47页 |
·指标计算及分析 | 第47-50页 |
·指标计算 | 第47-48页 |
·指标分析 | 第48-50页 |
·模型估算及分析 | 第50-54页 |
·产业结构演进-能源消费强度关联模型分析 | 第50-51页 |
·产业结构演进-碳排放强度关联模型分析 | 第51-54页 |
第五章 河北省产业结构节能降碳的潜力分析 | 第54-60页 |
·情景分析法 | 第54页 |
·情景设定 | 第54-55页 |
·结构降碳潜力分析 | 第55-60页 |
·方案一:河北省地区生产总值保持 8.5%的速度 | 第55-56页 |
·方案二:河北省地区生产总值保持 7.18%的速度 | 第56-60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60-68页 |
·研究结论 | 第60-61页 |
·对策建议 | 第61-68页 |
·产业结构调整 | 第61页 |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 第61-65页 |
·低碳农业 | 第61-63页 |
·低碳工业 | 第63-64页 |
·低碳服务 | 第64-65页 |
·能源结构调整 | 第65-66页 |
·消费结构调整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作者简介 | 第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