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引言 | 第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5页 |
·大城市中心区域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特征 | 第11-14页 |
·大城市中心区域最主要的养老模式——居家养老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21-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研究框架 | 第23-25页 |
第2章 完善的社区养老设施应具备的特征 | 第25-41页 |
·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 第25-31页 |
·老年人群的类型 | 第25-26页 |
·老年人群的身心特点及其需求 | 第26-28页 |
·老年人群的行为特点 | 第28-31页 |
·国际上关于构建完善的社区老龄生活的理论 | 第31-35页 |
·积极老龄化的理念 | 第31-32页 |
·社区照顾的理念 | 第32-33页 |
·持续照顾的理念 | 第33-34页 |
·社区服务网络化的理念 | 第34-35页 |
·完善的社区养老设施的应有特征概述 | 第35-39页 |
·社区养老设施的类型要全面且能有效覆盖所有居家养老需求 | 第35-36页 |
·社区养老设施要能方便快速地到达 | 第36-38页 |
·社区养老设施的硬件和细节方面要具备安全性和舒适性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3章 大城市中心区域既有社区的养老设施问题及分析 | 第41-75页 |
·“A类社区”的养老设施存在的问题 | 第41-54页 |
·“A类社区”的特点 | 第41-45页 |
·“A类社区”养老设施存在的问题 | 第45-49页 |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借鉴的案例分析 | 第49-54页 |
·“B类社区”的养老设施存在的问题 | 第54-69页 |
·“B类社区”的特点 | 第54-59页 |
·“B类社区”养老设施存在的问题 | 第59-65页 |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借鉴的案例分析 | 第65-69页 |
·“A、B两类社区”的养老设施问题背后的原因 | 第69-74页 |
·政策方面 | 第69-71页 |
·市场和资源方面 | 第71-73页 |
·技术方面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4章 大城市中心区域既有社区的养老设施优化策略和方法 | 第75-103页 |
·大城市中心区域既有社区的养老设施优化目标及原则 | 第75-76页 |
·大城市中心区域既有社区的养老设施优化目标 | 第75页 |
·大城市中心区域既有社区的养老设施优化原则 | 第75-76页 |
·大城市中心区域既有社区的养老设施的总体优化策略 | 第76-82页 |
·宏观层面的策略 | 第76-79页 |
·中微观层面——具体操作层面的策略 | 第79-82页 |
·针对“A类社区”——优化方法 | 第82-89页 |
·细化养老设施的功能配置同时提高设施的综合性 | 第82-83页 |
·增加社区养老设施的空间 | 第83-85页 |
·提高社区养老设施的可达性 | 第85-87页 |
·改善社区养老设施硬件和细节上的适老性 | 第87-89页 |
·提高服务的高效性 | 第89页 |
·针对“B类社区”——优化方法 | 第89-102页 |
·统筹规划社区养老设施并完善其类型 | 第90-92页 |
·增加设施的空间同时利用社区内其它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 | 第92-94页 |
·提高社区养老设施的可达性 | 第94-96页 |
·提高社区养老设施硬件和细节上的适老性 | 第96-102页 |
·提高服务的高效性 | 第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5章 结语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9页 |
附录一 | 第109-116页 |
附录二 | 第116-121页 |
作者简历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