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青年、学生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青年、学生运动与组织论文--青年工作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导论第11-19页
 1 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第11页
 2 国内外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问题的研究现状第11-16页
   ·国外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的研究成果第11-12页
   ·国内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的研究成果第12-16页
 3 研究目的、意义第16-17页
   ·研究目的第16页
   ·研究意义第16-17页
 4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7-18页
   ·研究思路第17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5 论文的创新点第18-19页
第二章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概述第19-23页
 1 儿童及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第19-20页
   ·“儿童”的概念第19页
   ·“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第19-20页
 2 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第20-21页
   ·思想道德教育的涵义第20-21页
   ·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第21页
 3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问题的主要理论依据第21-23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灌输法理论第21-22页
   ·儿童心理学中的人格发展理论第22页
   ·教育学中的外铄论第22-23页
第三章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第23-28页
 1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失范比较严重第23-24页
 2 农村留守儿童理想信念功利化趋势明显第24-25页
 3 农村留守儿童价值观错位比较显著第25-26页
 4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第26-28页
第四章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问题的成因分析第28-34页
 1 社会体制是形成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问题的根源第28-29页
   ·城乡二元体制是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问题的根本原因第28页
   ·经济发展不均衡是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问题的直接原因第28-29页
   ·地方政府不重视是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问题的间接原因第29页
 2 家庭教育方式是形成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问题的关键第29-31页
   ·隔代教育容易形成人格缺陷第30页
   ·传统家庭教育方式容易形成价值观缺陷第30-31页
 3 学校德育方式是形成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问题的重要原因第31-34页
   ·德育缺乏针对性导致道德认知障碍第31-32页
   ·德育不受重视导致价值观功利化趋势明显第32页
   ·学校与家庭教育对接困难导致无法形成稳定的思想道德观第32-33页
   ·学校缺乏心理干预机制导致道德问题极端事件难以解决第33-34页
第五章 加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第34-42页
 1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第34-36页
   ·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逐步消除城乡壁垒第34页
   ·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保障机制第34-35页
   ·加大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第35页
   ·加强农村文化环境建设,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围第35页
   ·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第35-36页
 2 强化学校的育人功能第36-39页
   ·学校应该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第36-37页
   ·提升教师道德素养第37页
   ·开设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第37-38页
   ·培养心理咨询老师,开设心理教育课第38页
   ·建立家长学校第38-39页
   ·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第39页
 3 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第39-42页
   ·转变家长思想道德教育观念第39-40页
   ·确定合适的监护人角色第40页
   ·监护人认真履行监护的职责第40页
   ·家长增强与子女的沟通第40-41页
   ·父母定期与学校进行沟通第41-42页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附录第46-49页
致谢第49-50页
个人简介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下一篇:农村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分析--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