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石墨烯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固相法 | 第11-12页 |
·机械剥离法 | 第11页 |
·外延生长法 | 第11-12页 |
·液相法 | 第12-14页 |
·氧化还原法 | 第12页 |
·超声分散法 | 第12-13页 |
·有机合成法 | 第13-14页 |
·溶剂热法 | 第14页 |
·气相法 | 第14-16页 |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 | 第14-15页 |
·电弧放电法 | 第15页 |
·火焰法 | 第15-16页 |
·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的研究进展 | 第16-21页 |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氧化石墨的合成 | 第16-17页 |
·氧化石墨烯的剥离 | 第17-18页 |
·氧化石墨烯的结构 | 第18-19页 |
·还原氧化石墨烯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化学还原法 | 第19-21页 |
·热还原法 | 第21页 |
·石墨烯/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1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意义及内容 | 第21-24页 |
第二章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与表征 | 第24-30页 |
·实验部分 | 第24-26页 |
·实验试剂 | 第24-25页 |
·表征测试 | 第25页 |
·元素分析表征 | 第25页 |
·X-射线衍射(XRD)测试 | 第25页 |
·红外光谱表征 | 第25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 | 第25页 |
·拉曼光谱测试 | 第25页 |
·热失重分析测 | 第25页 |
·固体核磁测试 | 第25页 |
·导电率测试 | 第25页 |
·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 | 第25页 |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第25-2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6-29页 |
·元素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26页 |
·XRD 谱图分析 | 第26-27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7页 |
·XPS 光谱分析 | 第27-28页 |
·固体13C 核磁谱图分析 | 第28-29页 |
·AFM 表征 | 第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格氏试剂还原氧化石墨烯的研究 | 第30-50页 |
·实验部分 | 第30-31页 |
·实验试剂 | 第30页 |
·表征测试 | 第30页 |
·石墨烯样品的制备 | 第30页 |
·利用不同用量格氏试剂制备石墨烯 | 第30页 |
·利用不同反应时间制备石墨烯 | 第30-31页 |
·利用不同格氏试剂制备石墨烯 | 第31页 |
·还原过程推断实验 | 第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48页 |
·格氏试剂用量对氧化石墨烯还原反应的影响 | 第31-38页 |
·元素分析结果 | 第31-32页 |
·XRD 谱图分析 | 第32-33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3页 |
·XPS 谱图分析 | 第33-35页 |
·固体13C 核磁谱图分析 | 第35页 |
·拉曼光谱分析 | 第35-36页 |
·热失重分析 | 第36-37页 |
·AFM 表征 | 第37页 |
·导电率测试 | 第37-38页 |
·反应时间对格氏试剂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影响 | 第38-42页 |
·元素分析结果 | 第38-39页 |
·XRD 谱图分析 | 第39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9-40页 |
·XPS 谱图分析 | 第40页 |
·拉曼光谱分析 | 第40-41页 |
·热失重分析 | 第41-42页 |
·格氏试剂种类氧化石墨烯还原反应的影响 | 第42-45页 |
·元素分析结果 | 第42页 |
·XRD 谱图分析 | 第42-43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3页 |
·XPS 谱图分析 | 第43-44页 |
·拉曼光谱分析 | 第44-45页 |
·热失重分析 | 第45页 |
·氧化石墨烯与格氏试剂反应过程推测 | 第45-48页 |
·元素分析结果 | 第45-46页 |
·XPS 谱图分析 | 第46-47页 |
·XRD 谱图分析 | 第47页 |
·反应过程推断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聚丙烯/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50-54页 |
·实验部分 | 第50-52页 |
·实验试剂 | 第50-51页 |
·分析测试 | 第51页 |
·DSC 测试 | 第51页 |
·GPC 测试 | 第51页 |
·透射电镜(TEM)表征 | 第51页 |
·石墨烯载体 Ziegler-Natta 催化剂的合成 | 第51页 |
·丙烯聚合反应 | 第51-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3页 |
·聚合结果表征 | 第52-53页 |
·TEM 表征 | 第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