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9页 |
引言 | 第19-36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9-2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20-25页 |
三、文献回顾 | 第25-29页 |
四、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29-30页 |
五、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框架结构 | 第30-33页 |
六、研究的理论工具和方法 | 第33-36页 |
第一章 健康保险制度的学理探源 | 第36-54页 |
第一节 健康经济学理论综述 | 第36-41页 |
一、健康经济学基本理论 | 第36-37页 |
二、健康保险及其风险特征 | 第37-39页 |
三、健康保险的政府供给和市场供给 | 第39-41页 |
第二节 健康保障资源配置理论 | 第41-46页 |
一、医疗卫生资源的界定及其性质分析 | 第41-42页 |
二、医疗卫生资源的性质及提供方式 | 第42-44页 |
三、卫生资源配置——政府与市场 | 第44-46页 |
第三节 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理论 | 第46-49页 |
一、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理论变迁 | 第47-48页 |
二、公共产品供给政府职能的变迁 | 第48-49页 |
三、从公共产品供给透视健康保险制度建设肌理 | 第49页 |
第四节 社会公平理论 | 第49-52页 |
一、社会公平理论简述 | 第50-51页 |
二、医疗卫生领域的公平问题 | 第51页 |
三、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 | 第51-52页 |
本章小节 | 第52-54页 |
第二章 健康保险制度的历史变迁 | 第54-79页 |
第一节 世界健康保险制度的形成发展 | 第54-69页 |
一、疾病保险 | 第54-55页 |
二、医疗保险 | 第55-56页 |
三、健康管理 | 第56-58页 |
四、小结 | 第58-69页 |
第二节 中国健康保险制度的形成发展 | 第69-78页 |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福利型健康保险制度(1949年-1979年) | 第70-71页 |
二、经济转轨中的健康保险制度改革(1979年-2002年) | 第71-74页 |
三、以“全民医保”为目标的健康保险制度的建立(2003年以来) | 第74-75页 |
四、小结 | 第75-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三章 中国健康保险制度的发展实践和困境 | 第79-105页 |
第一节 中国健康保险制度发展实践 | 第79-94页 |
一、政府在健康保险制度发展不同阶段的地位和作用 | 第79-85页 |
二、市场在健康保险制度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和地位 | 第85-88页 |
三、政府与市场结合的改革探索及其局限 | 第88-94页 |
第二节 中国健康保险制度的发展困境 | 第94-104页 |
一、公平性不足 | 第94-98页 |
二、持续性待考量 | 第98-101页 |
三、健康风险有效分担不足 | 第101-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第四章 健康保险制度的国别比较 | 第105-122页 |
第一节 筹资方式的比较 | 第105-108页 |
一、美国健康保险筹资 | 第105-106页 |
二、英国健康保险筹资 | 第106-107页 |
三、德国健康保险筹资 | 第107-108页 |
第二节 支付方式的比较 | 第108-110页 |
一、美国健康保险支付方式 | 第108-109页 |
二、英国健康保险支付方式 | 第109-110页 |
三、德国健康保险支付方式 | 第110页 |
第三节 运行环境的比较 | 第110-114页 |
一、美国健康保险制度政策环境 | 第110-111页 |
二、英国健康保险制度政策环境 | 第111-112页 |
三、德国健康保险制度政策环境 | 第112-114页 |
第四节 运行效果的比较 | 第114-117页 |
一、美国健康保险制度的运行效果 | 第114-115页 |
二、英国健康保险制度运行效果 | 第115-116页 |
三、德国健康保险制度运行效果 | 第116-117页 |
第五节 改革动态的比较 | 第117-120页 |
一、美国健康保险制度改革 | 第117-118页 |
二、英国健康保险制度改革 | 第118-119页 |
三、德国健康保险制度改革 | 第119-120页 |
本章小结 | 第120-122页 |
第五章 中国健康保险制度的改革方向 | 第122-146页 |
第一节 中国健康保险制度建设的目标定位 | 第122-128页 |
一、健康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 | 第122-125页 |
二、健康保险制度改革的维度 | 第125-128页 |
第二节 健康保险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政府与市场结合 | 第128-138页 |
一、政府与市场结合的原因 | 第128-133页 |
二、政府与市场如何结合——结合的三种方式 | 第133-135页 |
三、政府与市场结合的路径 | 第135-138页 |
第三节 健康保险制度的价值评价 | 第138-145页 |
一、健康保险制度的价值选择 | 第138-141页 |
二、健康保险制度价值评价的主要指标 | 第141-143页 |
三、健康保险制度价值提升的路径 | 第143-145页 |
本章小结 | 第145-146页 |
结语 | 第146-149页 |
参考文献 | 第149-159页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59-160页 |
致谢 | 第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