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

象征特性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研究背景第10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内容方法及基础路线第11-12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1页
     ·主要研究方法第11-12页
     ·基础路线第12页
   ·小结第12-14页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4-16页
   ·国内理论研究综述与实践第14-15页
   ·国外理论研究综述与实践第15页
   ·小结第15-16页
第3章 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象征第16-31页
   ·象征的概念第16-17页
   ·象征的分类第17-19页
   ·景观的象征特性第19-24页
     ·隐喻性第19-21页
     ·符号性第21-23页
     ·暖昧性第23-24页
   ·象征特性在城市景观的应用分析第24-30页
     ·符号性、隐喻性为主,暖昧性为辅的城市广场空间第24-26页
     ·符号性为主,隐喻性、暖昧性为辅的城市街道空间第26-27页
     ·隐喻性为主,符号性、暖昧性为辅的城市绿地空间第27-29页
     ·符号性、隐喻性为主,暖昧性为辅的城市滨水空间第29-30页
   ·小结第30-31页
第4章 象征特性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第31-38页
   ·隐喻性、暖昧性象征手法的景观问题分析第31-33页
     ·案例分析——以凤凰沟风景区为例第31页
     ·问题分析第31-33页
       ·元素拼凑第31-32页
       ·与主题内涵不符第32-33页
       ·表面镶嵌文化烙印第33页
   ·符号性象征手法景观问题分析第33-35页
     ·案例分析——以秋水广场景观带为例第33页
     ·问题分析第33-35页
       ·具象堆砌第33-34页
       ·“意”“象”不符第34-35页
       ·搭配不当第35页
   ·符号性、隐喻性、暖昧性在城市景观设计的主要问题第35-37页
   ·小结第37-38页
第5章 象征手法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对策第38-53页
   ·象征应用原则第38-43页
     ·点明主题、引发联想第38-39页
     ·限定范围、托意于物第39-41页
     ·形简意赅、环境相协第41-43页
   ·符号性、隐喻性为主的象征体现——以苏州博物馆为例第43-47页
     ·空间布局第43-44页
     ·色彩材质第44-45页
     ·植物理水第45-46页
     ·形态造型第46-47页
   ·符号性、隐喻性、暖昧性综合为主的象征体现——以世博会各国场馆为例第47-51页
     ·整体布局第47-48页
     ·植物水景第48-49页
     ·外部造型第49-50页
     ·内部结构第50-51页
   ·小结第51-53页
第6章 结论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致谢第58-59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鄱阳湖—乐安河段湿地重金属污染风险及其对水生植物群落的影响评价
下一篇:城市名人文化景区的“过度设计与适度设计”探究--以南昌市八大山人梅湖景区建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