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1-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1 前言 | 第13-30页 |
·活性氧 | 第13-20页 |
·活性氧的产生机制 | 第13-16页 |
·活性氧在叶绿体中的产生机制 | 第14页 |
·活性氧在线粒体中的产生机制 | 第14-15页 |
·质膜 NADPH 氧化酶产生活性氧的机制 | 第15-16页 |
·活性氧的清除机制 | 第16-18页 |
·活性氧调控的生理过程 | 第18-20页 |
·活性氧的氧化损伤 | 第18页 |
·活性氧与细胞死亡 | 第18-19页 |
·活性氧调控气孔运动 | 第19页 |
·活性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 | 第19页 |
·活性氧与细胞质雄性不育 | 第19-20页 |
·渗透胁迫 | 第20-23页 |
·渗透胁迫的调控机制 | 第20页 |
·参与渗透胁迫调控的渗透调节物质 | 第20-22页 |
·渗透胁迫对植物的伤害 | 第22-23页 |
·能量代谢 | 第23-25页 |
·能量代谢与呼吸作用 | 第23-24页 |
·能量在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 | 第24-25页 |
·线粒体磷酸转运体家族的研究进展 | 第25-28页 |
·磷酸转运体家族概述 | 第25-27页 |
·线粒体磷酸转运体家族的结构特征 | 第27页 |
·线粒体磷酸转运体的研究现状 | 第27-28页 |
·本实验的目的意义 | 第28-3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0-46页 |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植物材料 | 第30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30页 |
·酶与各种生化试剂 | 第30页 |
·引物 | 第30-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46页 |
·植物基因组的提取与纯化 | 第31-32页 |
·植物基因组的提取 | 第31-32页 |
·植物基因组的纯化 | 第32页 |
·载体构建 | 第32-34页 |
·PCR 扩增 | 第32-33页 |
·连接反应 | 第33页 |
·酶切和回收 | 第33-34页 |
·超表达 AtMPT3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4页 |
·启动子驱动 GUS 报告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4页 |
·PCR 鉴定突变体纯合植株 | 第34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 第34-35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4-35页 |
·大肠杆菌细胞的转化 | 第35页 |
·大肠杆菌中质粒的提取 | 第35-36页 |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 第36页 |
·根癌农杆菌 GV3101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6页 |
·冻融法转化农杆菌细胞 | 第36页 |
·拟南芥的转化及转基因拟南芥的鉴定 | 第36-37页 |
·拟南芥的转化 | 第36-37页 |
·转基因拟南芥的鉴定 | 第37页 |
·RNA 的提取纯化与反转录 | 第37-38页 |
·TRIZOL 法提取 RNA | 第37页 |
·RNA 的纯化 | 第37-38页 |
·RNA 中基因组 DNA 的去除 | 第38页 |
·RNA 的反转录 | 第38页 |
·实时定量 PCR | 第38-39页 |
·GUS 活性测定 | 第39-40页 |
·转基因植物 GUS 组织化学染色分析 | 第40-41页 |
·花粉活性的测定 | 第41页 |
·死亡细胞数目的测定 | 第41页 |
·ROS 含量检测 | 第41-42页 |
·DAB 染色方法 | 第41页 |
·NBT 染色方法 | 第41页 |
·NBT 染色定量检测方法 | 第41-42页 |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第42页 |
·操作步骤 | 第42页 |
·计算 | 第42页 |
·芯片杂交及数据处理方法 | 第42-43页 |
·芯片杂交 | 第42-43页 |
·芯片数据分析 | 第43页 |
·ATP 含量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 第43页 |
·ATP 含量的测定原理 | 第43页 |
·ATP 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43页 |
·氧电极法测定呼吸速率 | 第43-44页 |
·石蜡切片制作方法 | 第44-4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6-65页 |
·AtMPT3 蛋白结构预测及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46-47页 |
·AtMPT3 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 | 第47-49页 |
·AtMPT3 调节拟南芥的生长发育及其机理探究 | 第49-61页 |
·AtMPT3 超表达株系的获得 | 第49-50页 |
·AtMPT3 超表达植株表型分析 | 第50-52页 |
·超表达 AtMPT3 植株营养生长阶段发育异常 | 第50页 |
·超表达 AtMPT3 株系生殖生长出现异常 | 第50-52页 |
·超表达 AtMPT3 株系细胞水平上出现大量细胞死亡现象 | 第52页 |
·超表达 AtMPT3 植株的表达谱分析 | 第52-57页 |
·超表达 AtMPT3 株系中多条代谢过程发生改变 | 第52-55页 |
·AtMPT3 基因过表达引起氧化胁迫相关基因的变化 | 第55-57页 |
·AtMPT3 超表达株系活性氧水平改变 | 第57-60页 |
·超表达 AtMPT3 植株中 ROS 含量受到上调 | 第57-58页 |
·氧化胁迫相关基因受到 AtMPT3 基因调控 | 第58-60页 |
·ROS 的积累早于 AtMPT3 超表达株系表型出现异常 | 第60页 |
·ROS 的积累不是由于线粒体呼吸链受阻导致的 | 第60-61页 |
·AtMPT3 调节拟南芥渗透胁迫耐性及其机理探究 | 第61-65页 |
·AtMPT3 超表达植株对渗透胁迫敏感 | 第61-63页 |
·AtMPT3 受渗透胁迫的诱导 | 第61-62页 |
·OEMPT3 植株对渗透胁迫敏感 | 第62-63页 |
·AtMPT3 调节拟南芥渗透胁迫耐性的机理分析 | 第63-65页 |
·AtMPT3 在渗透胁迫下影响 ATP 的代谢及呼吸速率变化 | 第63-64页 |
·AtMPT3 通过 ATP 调控渗透胁迫耐性 | 第64-65页 |
4 讨论 | 第65-67页 |
5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