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原因、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0-12页 |
附图 | 第12-14页 |
第2章 藏族服饰十字型平面结构的传承 | 第14-19页 |
·带有北方袍服特征的十字型平面结构 | 第14-17页 |
·前后中无破缝的十字型平面结构 | 第17-18页 |
·深隐式插角立体技术的十字型平面结构 | 第18-19页 |
第3章 藏族典型袍服结构研究与整理 | 第19-65页 |
·提花绸长袖黄袍结构研究 | 第19-27页 |
·提花绸长袖黄袍的形制特征 | 第19-22页 |
·提花绸长袖黄袍结构图测绘与复原 | 第22-27页 |
·蓝色几何纹团花绸藏袍结构研究 | 第27-36页 |
·蓝色几何纹团花绸藏袍的形制特征 | 第27-29页 |
·蓝色几何纹团花绸藏袍结构图测绘与复原 | 第29-36页 |
·豹皮金丝缎藏袍结构研究 | 第36-44页 |
·豹皮金丝缎藏袍的形制特征 | 第36-38页 |
·豹皮金丝缎藏袍结构图测绘与复原 | 第38-44页 |
·天华锦藏族官袍结构研究 | 第44-55页 |
·天华锦藏族官袍的形制特征 | 第46-49页 |
·天华锦藏族官袍结构图测绘与复原 | 第49-55页 |
·蓝菊花绸无袖长袍结构研究 | 第55-65页 |
·蓝菊花绸无袖长袍的形制特征 | 第59-61页 |
·蓝菊花绸无袖长袍结构图测绘与复原 | 第61-65页 |
第4章 藏族宗教服装结构的教俗结合与中华基因 | 第65-88页 |
·黄缎喇嘛长袍结构研究 | 第66-75页 |
·黄缎喇嘛长袍的形制特征 | 第66-68页 |
·从黄缎喇嘛长袍结构测绘与复原看节俭的宗教精神 | 第68-75页 |
·紫红长袍坎肩结构研究 | 第75-82页 |
·紫红长袍坎肩的形制特征 | 第75-77页 |
·从紫红长袍坎肩结构测绘与复原看整裁整用与分割缝缀的人文思想 | 第77-82页 |
·礼佛大袖长袍结构研究 | 第82-88页 |
·礼佛大袖长袍的形制特征 | 第82页 |
·礼佛大袖长袍结构测绘与复原 | 第82-88页 |
第5章 白马藏服饰结构的共同文脉与独特性 | 第88-121页 |
·白马藏立领偏襟袍服结构研究 | 第88-97页 |
·白马藏立领偏襟袍服的形制特征 | 第89-91页 |
·白马藏立领偏襟袍服结构测绘与复原 | 第91-97页 |
·随类附彩 | 第97页 |
·白马藏偏襟氆氇长袍结构研究 | 第97-106页 |
·白马藏偏襟氆氇长袍的形制特征 | 第98-100页 |
·白马藏偏襟氆氇长袍结构测绘与复原 | 第100-106页 |
·从白马藏袍结构研究看藏族袍服的原生结构 | 第106-121页 |
·黑色斜纹布女藏袍深隐式立体插角结构 | 第106-112页 |
·深棕色丝质团花男藏袍深隐式立体插角结构 | 第112-119页 |
·藏袍深隐式立体插角结构——中华服装结构的活化石 | 第119-121页 |
第6章 藏族上衣结构汉化的思考 | 第121-134页 |
·藏族黑色男上衣结构研究 | 第121-126页 |
·藏族黑色男上衣的形制特征 | 第122-123页 |
·藏族黑色男上衣结构测绘与复原 | 第123-126页 |
·藏族茧绸男衬衣结构研究 | 第126-130页 |
·藏族茧绸男衬衣的形制特征 | 第126-128页 |
·藏族茧绸男衬衣结构测绘与复原 | 第128-130页 |
·现代藏族服饰结构汉化的思考 | 第130-134页 |
·深隐式立体插角结构几近消失 | 第130页 |
·本土文化在多种文化的冲击下有失自身特色 | 第130-133页 |
·挖藏民族表面形态下的文化本质才是传承之本 | 第133-134页 |
第7章 结论—藏族服饰结构的原生态是最值得保护的中华文化遗产 | 第134-149页 |
·中华服饰结构体系的一颗明珠——独具高原特色的十字形平面结构 | 第134-145页 |
·藏服结构的节俭思想是最值得继承的行为自觉 | 第145-146页 |
·发现藏袍深隐式立体插角结构的重大意义 | 第146-149页 |
参考文献 | 第149-1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51-152页 |
致谢 | 第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