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32页 |
| ·引言 | 第12页 |
| ·黑碳的研究概况 | 第12-17页 |
| ·黑碳的定义及来源分布 | 第12-14页 |
| ·黑碳的结构特征和形成 | 第14-15页 |
| ·黑碳的理化性质 | 第15页 |
| ·黑碳对污染物的吸附 | 第15-17页 |
| ·黑碳对疏水性有机物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 | 第17-29页 |
| ·疏水性有机物(HOCs)的污染现状 | 第17-20页 |
| ·HOCs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及吸附机理和吸附模型 | 第20-24页 |
| ·生物可利用性的定义及评价方法 | 第24-27页 |
| ·黑碳对疏水性有机物生物可利用性/生物富集的影响 | 第27-29页 |
|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第29-32页 |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 ·拟解决问题 | 第30页 |
| ·课题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 第31-32页 |
| 第二章 土壤和蚯蚓中多氯联苯的提取、净化和检测方法 | 第32-43页 |
| ·引言 | 第32-33页 |
| ·蚯蚓和土壤样品的准备和采集 | 第33-34页 |
| ·蚯蚓的选购和培育 | 第33页 |
| ·实验土壤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 | 第33-34页 |
| ·土壤和蚯蚓中多氯联苯的提取、净化和分析方法 | 第34-36页 |
| ·仪器、试剂和多氯联苯样品 | 第34-35页 |
| ·气相色谱仪的工作条件 | 第35页 |
| ·多氯联苯的提取净化 | 第35-3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2页 |
| ·PCBs回收率的影响因素 | 第36-40页 |
| ·气相色谱条件下PCBs的工作曲线 | 第40-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三章 蚯蚓培养条件的确定及蚯蚓类脂的提取 | 第43-48页 |
| ·引言 | 第43页 |
| ·实验过程与方法 | 第43-45页 |
| ·蚯蚓实验室培养条件的控制 | 第43-44页 |
| ·蚯蚓类脂的提取 | 第44-4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5-47页 |
| ·蚯蚓实验室培养条件的确定 | 第45-46页 |
| ·蚯蚓类脂的含量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四章 蚯蚓、土壤和含碳土壤对PCBS的吸附 | 第48-58页 |
| ·引言 | 第48页 |
| ·蚯蚓、土壤和含碳土壤对PCBs的吸附 | 第48-50页 |
| ·含碳土壤对PCBs的吸附 | 第48-49页 |
| ·蚯蚓对PCBs的吸附 | 第49-5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7页 |
| ·黑碳的添加对土壤吸附PCBs的影响 | 第50-54页 |
| ·蚯蚓对PCBs的吸附 | 第54-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五章 黑碳对土壤中蚯蚓富集多氯联苯(PCBS)的影响 | 第58-67页 |
| ·引言 | 第58页 |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58-5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6页 |
| ·BC对蚯蚓富集PCBs平衡时间的影响 | 第59-62页 |
| ·BC对蚯蚓富集PCBs的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 | 第62-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 ·结论 | 第67-68页 |
| ·展望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