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7页 |
缩略语 | 第17-18页 |
1 前言 | 第18-29页 |
·立题依据 | 第18-19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9-27页 |
·喹赛多对鸡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 第19-21页 |
·喹赛多在鸡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动物肠道用药中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 第23页 |
·PK-PD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PK-PD模型的实际应用 | 第25-26页 |
·PK-PD模型的相关计算公式 | 第26-27页 |
·耐药性风险评估 | 第27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第27-29页 |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研究目标 | 第28页 |
·研究意义 | 第28-2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9-41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29-30页 |
·药品 | 第29-30页 |
·主要试剂 | 第30页 |
·实验动物与菌种 | 第30-31页 |
·实验动物 | 第30-31页 |
·菌种与细胞 | 第31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31页 |
·喹赛多体外抗菌特性研究 | 第31-36页 |
·菌种复苏与菌液制备 | 第31-32页 |
·鸡沙门氏菌在回肠内容物和MH肉汤中生长曲线的绘制 | 第32页 |
·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方法 | 第32-33页 |
·厌氧条件下喹赛多及其代谢物MIC和MBC的测定 | 第33页 |
·喹赛多对鸡沙门氏菌杀菌曲线绘制 | 第33-34页 |
·喹赛多对细胞内沙门氏菌抗菌活性的测定 | 第34-35页 |
·最小防突变浓度(MPC)和抗菌后效应(PAE)的测定 | 第35页 |
·厌氧条件下回肠内容物中喹赛多MIC和杀菌曲线的测定 | 第35-36页 |
·耐药突变株在不同浓度喹赛多中的选择性生长情况 | 第36页 |
·喹赛多在鸡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 第36-39页 |
·喹赛多及代谢物在鸡血浆中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6-37页 |
·喹赛多及代谢物在鸡回肠内容物中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7-38页 |
·建立鸡腹泻模型 | 第38-39页 |
·血浆和回肠内容物的取样 | 第39页 |
·数据处理与PK-PD模型的构建 | 第39-40页 |
·药动学数据处理 | 第39页 |
·PK-PD模型的构建 | 第39-40页 |
·确定给药方案及耐药风险评估 | 第40-41页 |
·确定给药方案 | 第40页 |
·鸡沙门氏菌对喹赛多的耐药风险评估 | 第40-4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1-62页 |
·喹赛多对沙门氏菌的抗菌作用特点 | 第41-47页 |
·厌氧条件下沙门氏菌在MH肉汤和鸡回肠内容物中的生长曲线 | 第41页 |
·厌氧条件下喹赛多及其代谢物对沙门氏菌的药敏结果 | 第41-42页 |
·厌氧条件下喹赛多对沙门氏菌杀菌曲线绘制 | 第42-43页 |
·喹赛多对细胞内感染沙门氏菌的药效 | 第43-44页 |
·喹赛多对沙门氏菌PAE和MPC的测定 | 第44-45页 |
·厌氧条件下回肠内容物中喹赛多药敏测定结果 | 第45页 |
·厌氧条件下半体内杀菌曲线绘制 | 第45-47页 |
·喹赛多在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47-54页 |
·定量方法学 | 第47-50页 |
·喹赛多的血药动力学 | 第50-51页 |
·喹赛多的肠道动力学 | 第51-54页 |
·PK-PD模型的构建 | 第54-58页 |
·喹赛多在鸡回肠内容物中的动力学参数 | 第54-55页 |
·半体内模型建立 | 第55-58页 |
·耐药性评估 | 第58-61页 |
·给药方案 | 第61-62页 |
4 讨论 | 第62-71页 |
·喹赛多对沙门氏菌的抗菌活性以及抗菌类型 | 第62-63页 |
·疾病模型的构建 | 第63-64页 |
·半体内PK-PD方程的拟合 | 第64-67页 |
·喹赛多在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64-65页 |
·喹赛多半体内的药效学研究 | 第65-66页 |
·半体内PK-PD拟合方程的选择 | 第66页 |
·半体内PK-PD拟合方程的确定 | 第66-67页 |
·耐药性风险评估 | 第67-69页 |
·最佳给药方案的制定 | 第69-71页 |
5 全文总结 | 第71-72页 |
6 PK-PD在兽药合理使用和耐药性控制中的作用(文献综述) | 第72-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附录I 研究生简介 | 第97-98页 |
附录II 相关数据 | 第98-102页 |
对答辩委员意见的答复 | 第102-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