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烟草(菸草)论文

氮用量、株距、留叶数对烤烟浓香型风格形成的影响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8-20页
 1 烟草氮用量研究进展第8-12页
   ·氮素对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第8页
   ·氮素对 NR 活性影响的研究第8-9页
   ·氮素对产量、质量的影响第9-10页
   ·氮用量对烤烟安全性的影响第10页
   ·氮用量对烤后烟化学成分的影响第10-11页
   ·氮用量对香气的影响第11-12页
 2 株距对烟草生长发育及产质量影响的研究第12-14页
   ·株距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第12-13页
   ·株距对生长发育及生理的影响第13页
   ·株距对产量、质量影响的研究第13-14页
 3 留叶数对烟草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研究第14-18页
   ·留叶数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第14-15页
   ·留叶数对烟叶 NR 活性影响的研究第15页
   ·留叶数对产量、质量的影响第15-16页
   ·留叶数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第16-17页
   ·留叶数对香气的影响第17-18页
 4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8-20页
第二章 氮用量和株距对烤烟浓香型风格形成的影响第20-39页
 1 材料和方法第20-21页
   ·供试材料第20页
   ·试验处理及田间管理第20页
   ·测定项目和方法第20-21页
     ·烟株干物质及生理的测定第20页
     ·考察各处理烤后烟经济性状第20-21页
     ·烤后烟化学成分及香气的测定第21页
   ·数据处理第2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1-36页
   ·不同施氮量与株距对旺长期烤烟中部叶光合作用的影响第21-22页
   ·不同处理对各器官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第22-24页
   ·氮用量和株距对烤烟叶片硝酸还原酶(NR)的影响第24-25页
   ·氮用量和株距对各器官 NPK 吸收动态变化和分配的影响第25-31页
     ·不同生育期各处理植株根、茎、叶氮素吸收动态第25-26页
     ·不同生育期各处理植株根、茎、叶氮素分布第26-27页
     ·不同生育期各处理植株根、茎、叶磷素吸收动态第27-29页
     ·不同生育期各处理植株根、茎、叶磷素分布第29页
     ·不同生育期各处理植株根、茎、叶钾素吸收动态第29-31页
     ·不同生育期各处理植株根、茎、叶钾素分布第31页
   ·氮用量和株距对烤烟产量、质量的影响第31-33页
   ·氮用量和株距对烤烟烤后烟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第33-34页
   ·氮用量和株距对烤烟香气的影响第34-36页
 3 小结第36-39页
第三章 氮用量和留叶数对烤烟浓香型风格形成的影响第39-55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9-40页
   ·供试材料第39页
   ·试验处理第39页
   ·施肥方法第39页
   ·测定项目和方法第39-40页
   ·数据处理第4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0-53页
   ·氮肥用量和留叶数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第40-41页
   ·氮肥用量和留叶数对烤烟叶片 NR 的影响第41页
   ·氮肥用量和留叶数对烤烟营养生理特性的影响第41-46页
     ·氮肥用量和留叶数对烤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第41-42页
     ·氮肥用量和留叶数对烤烟根、茎 NPK 含量的影响第42-43页
     ·氮肥用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上部叶 NPK 含量的影响第43-45页
     ·氮肥用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中、下部叶 NPK 含量的影响第45-46页
   ·氮肥用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产量、质量的影响第46-47页
   ·氮肥用量和留叶数对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第47-49页
     ·氮肥用量和留叶数对 B2F 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第47-48页
     ·氮肥用量和留叶数对 C3F 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第48-49页
   ·氮肥用量和留叶数对烤烟香气的影响第49-53页
     ·氮肥用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上部叶 B2F 香气的影响第49-51页
     ·氮肥用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中部叶 C3F 香气的影响第51-53页
 3 小结第53-55页
第四章 全文结论第55-58页
 1 氮用量和株距对烤烟浓香型风格形成的影响第55-56页
   ·氮肥用量和株距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第55页
   ·氮肥用量和株距对烤烟生理的影响第55页
   ·氮肥用量和株距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第55页
   ·氮肥用量和株距对烤烟化学成分及香气的影响第55-56页
 2 氮用量和留叶数对烤烟浓香型风格形成的影响第56-57页
   ·氮用量和留叶数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第56页
   ·氮用量和留叶数对烤烟生理的影响第56页
   ·氮用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第56页
   ·氮用量和留叶数对烤烟化学成分及香气的影响第56-57页
 3 综合氮用量、株距、留叶数结论第57页
 4 研究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5页
致谢第65-66页
附录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双季水稻品种对施氮量的敏感性差异及其机理研究
下一篇:应用AMMI模型分析若干超级稻品种产量性状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