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研究--以长治县振兴村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引言 | 第13-18页 |
第一章 振兴村的城镇化过程 | 第18-25页 |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8-20页 |
·城镇化的理论解释 | 第18-19页 |
·城镇化的积极作用 | 第19-20页 |
·农民市民化要素分析 | 第20页 |
·振兴村的城镇化过程 | 第20-25页 |
·振兴村城镇化的现状 | 第20-21页 |
·振兴村城镇化进程中的企业主导 | 第21-23页 |
·振兴村企业主导城镇化的特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城镇化为振兴村农民市民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第25-30页 |
·城镇化为振兴村农民市民化提供的机遇 | 第25-27页 |
·就地城镇化为农民市民化提供便利 | 第25页 |
·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为农民市民化提供动力 | 第25-26页 |
·政策环境为农民市民化提供客观条件 | 第26-27页 |
·振兴村农民市民化面临的挑战 | 第27-30页 |
·农民意识形态转变较慢 | 第27-28页 |
·市民化政策相对滞后 | 第28-29页 |
·旧有制度的限制较多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振兴村农民市民化的进展情况 | 第30-43页 |
·政治建设更加民主,村民参与程度提高 | 第30-36页 |
·基层党建日益成熟 | 第30-34页 |
·政治参与程度提高 | 第34-36页 |
·生产方式逐步现代化,经济条件开始变好 | 第36-39页 |
·农民变产业工人 | 第36-37页 |
·经济生活逐步市民化 | 第37-39页 |
·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 第39页 |
·文化活动日益丰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 第39-41页 |
·社会关系重新梳理 | 第39页 |
·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 第39-40页 |
·公共服务正在优化 | 第40页 |
·闲暇活动健康向上 | 第40-41页 |
·环境绿化成就显著,生态建设发展良好 | 第41-43页 |
第四章 振兴村农民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3-48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43-45页 |
·村委的职权不明确 | 第43-44页 |
·贿选问题仍然存在 | 第44页 |
·村民参与比较被动 | 第44页 |
·生活负担相对加重 | 第44页 |
·农民素质有待提高 | 第44页 |
·文化适应成本较高 | 第44-45页 |
·原因分析 | 第45-48页 |
·政治制度制约了农民政治化 | 第45页 |
·土地制度制约了农民市场化 | 第45-46页 |
·较高的转化成本制约了农民现代化 | 第46页 |
·就业吸纳能力限制了市民化进程 | 第46-47页 |
·传统的农民意识阻碍农民市民化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振兴村农民市民化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 第48-51页 |
·将农民市民化纳入城镇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规划中 | 第48页 |
·更新观念,制定科学可行的规划 | 第48页 |
·宣传教育,形成浓厚的市民化氛围 | 第48页 |
·为农民市民化创造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 | 第48-49页 |
·为农民市民化创造制度环境 | 第48页 |
·对农民进行现代意识教育 | 第48-49页 |
·完善适合农民市民化的制度体系 | 第49-50页 |
·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和劳动技能,扩大农民就业 | 第50-51页 |
·引导和教育农民转变旧观念 | 第50页 |
·多渠道扩大农民就业需求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