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水肥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土壤水分和氮肥对作物根系生长分布的影响 | 第14-16页 |
·局部灌水施氮条件下土壤水分及 NO_3-N 的时空分布 | 第16页 |
·局部灌水施氮对作物产量及水分、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16-17页 |
·存在问题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22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研究方案 | 第19-21页 |
·试验概况 | 第19页 |
·试验方案 | 第19-20页 |
·观测指标和测定方法 | 第20-21页 |
·数据处理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灌水施氮方式对玉米根系生长分布的影响 | 第22-44页 |
·灌水施氮方式对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 | 第22-24页 |
·各生育期 0~100 cm 土层总根长 | 第22-23页 |
·各生育期 0~100 cm 土层总根干重 | 第23页 |
·各生育期 0~100 cm 土层总根表面积 | 第23-24页 |
·灌水施氮方式对玉米根系空间分布的影响 | 第24-39页 |
·灌水施氮方式对玉米根系水平分布的影响 | 第24-34页 |
·灌水施氮方式对玉米根系垂直分布的影响 | 第34-39页 |
·灌水施氮方式对玉米根系随生育期变化动态的影响 | 第39-42页 |
·灌水方式对玉米根系随生育期变化动态的影响 | 第39-41页 |
·施氮方式对玉米根系随生育期变化动态的影响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不同水氮供应状况下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 | 第44-49页 |
·水氮供应方式对不同位置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第44-46页 |
·抽雄期不同位置的土壤含水率 | 第44页 |
·灌浆期不同位置的土壤含水率 | 第44-45页 |
·成熟期不同位置的土壤含水率 | 第45-46页 |
·不同灌水施氮方式下不同位置的土壤含水率 | 第46-48页 |
·灌水方式对不同位置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施氮方式对不同位置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不同水氮供应状况下土壤 NO_3-N 的变化规律 | 第49-54页 |
·水氮供应方式对不同位置土壤 NO_3-N 的影响 | 第49-51页 |
·抽雄期不同位置的土壤 NO_3-N | 第49页 |
·灌浆期不同位置的土壤 NO_3-N | 第49-50页 |
·成熟期不同位置的土壤 NO_3-N | 第50-51页 |
·不同灌水施氮方式下不同位置的土壤 NO_3-N 含量 | 第51-53页 |
·灌水方式对不同位置土壤 NO_3-N 含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施氮方式对不同位置土壤 NO_3-N 含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玉米根系生长分布与土壤水分、养分间的关系 | 第54-61页 |
·玉米根系生长分布与土壤水分间的关系 | 第54-56页 |
·玉米根系长度与土壤水分间的关系 | 第54-55页 |
·玉米根系干重与土壤水分间的关系 | 第55页 |
·玉米根系表面积与土壤水分间的关系 | 第55-56页 |
·玉米根系生长分布与土壤养分间的关系 | 第56-59页 |
·玉米根系长度与土壤养分间的关系 | 第56-57页 |
·玉米根系干重与土壤养分间的关系 | 第57-58页 |
·玉米根系表面积与土壤养分间的关系 | 第58-59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59-61页 |
第七章 局部灌水施氮对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61-64页 |
·局部灌水施氮对玉米产量和水氮效率的影响 | 第61-62页 |
·灌水方式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62页 |
·施氮方式对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62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62-64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不足之处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