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0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8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9页 |
·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的地位 | 第8页 |
·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存在的价值 | 第8-9页 |
·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完善 | 第9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9-10页 |
第2章 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的基本理论 | 第10-20页 |
·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的概念与区分 | 第10-14页 |
·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的概念 | 第10页 |
·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10-14页 |
·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存在的价值 | 第14-20页 |
·保障当事人对科学证据质证权的需要 | 第14-16页 |
·科学证据时代打破专家垄断的需要 | 第16-17页 |
·弥补刑事鉴定制度之不足的需要 | 第17-20页 |
第3章 域外相关专家制度的比较分析 | 第20-28页 |
·意大利技术顾问制度 | 第20-23页 |
·技术顾问的资格与人数 | 第20-21页 |
·技术顾问的选任与地位 | 第21-22页 |
·技术顾问的权利与义务 | 第22-23页 |
·对技术顾问制度的评价 | 第23页 |
·俄罗斯专家制度 | 第23-25页 |
·专家的定义与资格 | 第23页 |
·专家的选任与地位 | 第23-24页 |
·专家的权利与义务 | 第24页 |
·俄罗斯专家制度的评价 | 第24-25页 |
·日本辅佐人制度 | 第25-26页 |
·辅佐人的定义与资格 | 第25页 |
·辅佐人的选任与地位 | 第25-26页 |
·辅佐人的职责 | 第26页 |
·日本辅佐人制度的评价 | 第26页 |
·总结 | 第26-28页 |
第4章 我国刑事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缺陷及完善 | 第28-40页 |
·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不足 | 第28-32页 |
·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诉讼地位不明确 | 第28-29页 |
·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选任方式及启动程序不规范 | 第29-30页 |
·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选任资格不确定 | 第30-31页 |
·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法律责任的不具体 | 第31-32页 |
·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 | 第32页 |
·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完善 | 第32-38页 |
·明确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的诉讼地位 | 第32-34页 |
·完善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的选任制度 | 第34-36页 |
·明确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的权利义务 | 第36-37页 |
·规定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法律责任的承担 | 第37-38页 |
·建立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的监督机制 | 第38页 |
·对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意见的效力的思考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附录 A 读研期间已公开发表论文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