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价值体现 | 第12-16页 |
一、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有助于保障公司独立人格 | 第13-14页 |
二、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有助于尊重经营判断规则 | 第14-15页 |
三、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有助于改善公司治理 | 第15-16页 |
四、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有助于防止投机之诉 | 第16页 |
第二章 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的提起事由 | 第16-22页 |
一、 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提起事由概述 | 第16-17页 |
二、 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之提起事由域外探析 | 第17-18页 |
三、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提起事由的立法分析 | 第18-22页 |
(一)董事、监事、高管和他人的赔偿之诉 | 第18-20页 |
(二)清算组成员违法违章损害赔偿之诉 | 第20-21页 |
(三)董事违法短线股权交易之诉 | 第21-22页 |
第三章 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的请求主体 | 第22-30页 |
一、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请求主体的理论分析 | 第22-23页 |
二、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请求主体的立法分析与反思 | 第23-30页 |
(一)美国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请求主体的立法规定 | 第24-25页 |
(二)日本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请求主体的立法规定 | 第25-27页 |
(三)中国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请求主体的立法规定 | 第27-30页 |
第四章 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被请求主体 | 第30-34页 |
一、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被请求主体的理论分析 | 第30-31页 |
二、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被请求人的域外立法分析 | 第31-33页 |
(一)美国公司法对被请求人的规定 | 第31-32页 |
(二)日本对被请求人的规定 | 第32-33页 |
三、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被请求人的国内立法分析与反思 | 第33-34页 |
(一)第三人侵权,被请求人之确定 | 第33-34页 |
(二)监事侵权时被请求人为董事会的问题 | 第34页 |
第五章 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的豁免 | 第34-37页 |
一、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之请求豁免制度的价值 | 第34-35页 |
二、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之中美请求豁免对比分析 | 第35-37页 |
(一)美国的“请求徒劳”的情形 | 第35-36页 |
(二)我国《公司法》第 152 条 “情况紧急”情形之规定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后记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