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后危机时期信用衍生品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1页
第一章 信用衍生品概述第11-19页
 第一节 信用衍生品的概念第12-15页
  一、 信用衍生品的定义第12页
  二、 信用衍生品的法律性质第12-14页
  三、 信用衍生品的种类第14-15页
 第二节 信用衍生品的发展历史第15-19页
  一、 全球信用衍生品市场第15-17页
  二、 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7-19页
第二章 信用衍生品的交易风险和法律监管的意义第19-22页
 第一节 信用衍生品的交易风险第19-20页
  一、 市场风险第19页
  二、 信用风险第19-20页
  三、 法律风险第20页
  四、 流动性风险第20页
 第二节 信用衍生品的法律监管意义第20-22页
  一、 监管缺失的后果第20-21页
  二、 监管面临的困难第21页
  三、 监管的意义第21-22页
第三章 次贷危机后全球信用衍生品的法律监管第22-31页
 第一节 境外衍生品监管体制第22-25页
  一、 监管主体第22-23页
  二、 监管模式第23-25页
 第二节 次贷危机后国外衍生品监管的改革第25-29页
  一、 次贷危机暴露出的监管问题第26页
  二、 英美、欧盟和国际组织监管的改革第26-29页
 第三节 信用衍生品国际监管改革的启示第29-31页
  一、 遵守监管原则第29-30页
  二、 明确监管核心第30-31页
第四章 我国信用衍生品监管现状及建议第31-41页
 第一节 我国信用衍生品监管现状第31-33页
  一、 监管法律制度第31-33页
  二、 监管主体第33页
 第二节 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监管缺陷第33-35页
  一、 市场基础薄弱第33-34页
  二、 监管法律和政策滞后第34页
  三、 监管主体职权不清第34-35页
  四、 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第35页
  五、 信用评级制度不发达第35页
 第三节 后危机时代完善我国信用衍生品监管的建议第35-41页
  一、 大力发展衍生品市场第36页
  二、 完善监管法律法规第36-37页
  三、 构建完备的监管体系第37-39页
  四、 建立权威的评级机构第39-40页
  五、 加强信息披露的公开透明第40页
  六、 加强国际合作第40-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后记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有控股信托公司治理的法律研究
下一篇:企业并购反垄断的实质审查标准研究--以西部数据收购日立存储案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