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网络审查技术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反网络审查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反网络审查技术 | 第11-13页 |
·典型反网络审查系统 | 第13-15页 |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5-18页 |
第二章 Telex 互联网反审查系统 | 第18-30页 |
·Telex 系统总体架构 | 第18-21页 |
·反审查模型 | 第18页 |
·诱捕路由 | 第18-20页 |
·Telex 工作步骤 | 第20-21页 |
·Telex 握手协议 | 第21-28页 |
·椭圆曲线密码 | 第21-23页 |
·隐秘标签生成与识别 | 第23-24页 |
·TLS 握手协议 | 第24-27页 |
·Telex 握手协议 | 第27-28页 |
·Telex 系统实现 | 第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Linux 内核相关技术分析 | 第30-36页 |
·Linux 内核协议栈 | 第30-33页 |
·NetFilter 包过滤机制 | 第30-31页 |
·网络数据包缓冲区 | 第31-32页 |
·套接字的内核实现 | 第32-33页 |
·Linux 内核模块 | 第33-34页 |
·proc 文件系统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基于 DoS 攻击的 Telex 检测方法研究 | 第36-44页 |
·DoS 攻击概述 | 第36页 |
·消耗 Telex 系统资源的 DoS 攻击 | 第36-38页 |
·攻击模型 | 第36-37页 |
·攻击过程 | 第37-38页 |
·破坏 Telex 标签识别过程的 DoS 攻击 | 第38-40页 |
·攻击模型 | 第38页 |
·攻击过程 | 第38-40页 |
·基于 DoS 攻击检测 Telex 用户 | 第40-43页 |
·Telex 握手协议漏洞 | 第40-41页 |
·检测方案 | 第41-42页 |
·利用域外站点检测 Telex 用户 | 第42-43页 |
·对 Telex 握手协议的改进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基于丢包的 Telex 检测方法研究 | 第44-68页 |
·TCP 流特征分析 | 第44-45页 |
·检测方案概述 | 第45-52页 |
·实验系统架构 | 第47-49页 |
·实验模块 | 第49-50页 |
·实验环境 | 第50-52页 |
·诱捕路由模块设计 | 第52-58页 |
·系统调用接口 | 第52-53页 |
·TLS 包过滤 | 第53-54页 |
·连接管理 | 第54-55页 |
·套接字创建 | 第55-58页 |
·Telex 代理服务器设计 | 第58-62页 |
·标签验证 | 第58-59页 |
·密钥生成 | 第59-61页 |
·代理服务 | 第61-62页 |
·丢包检测子系统设计 | 第62-63页 |
·数据记录 | 第62-63页 |
·受控主机转发 | 第63页 |
·实验及分析 | 第63-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结束语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