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7页 |
第1章 史诗体式与新人群像 | 第17-26页 |
·追求史诗体式的努力 | 第19-21页 |
·新人群像和心理描写 | 第21-26页 |
第2章 民间“自在”的“新人” | 第26-45页 |
·从手艺人到技术型新人 | 第28-33页 |
·民间智慧的彰显 | 第33-36页 |
·“送法院”体现出的权力关系 | 第36-38页 |
·干部行为处事的民间伦理逻辑 | 第38-41页 |
·新人置身其中的各种社会关系 | 第41-45页 |
第3章 赵树理式的民族国家想象图景 | 第45-57页 |
·对个体“人”的尊重 | 第46-50页 |
·站在农民立场上的革命期待 | 第50-53页 |
·对民间伦理的温情留恋 | 第53-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