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风能发电论文

广域源荷互动调峰模式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第10-12页
     ·国外广域源荷互动调峰模式研究第10-11页
     ·国内广域源荷互动调峰模式研究第11-12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第2章 新能源接入电网的情况第13-22页
   ·新能源发电技术与特性第13-19页
     ·风能发电技术第13-15页
     ·太阳能发电技术第15-16页
     ·冷热电联产三联供机组发电技术第16-17页
     ·储能设备发电技术第17-18页
     ·其他新能源发电技术第18-19页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网调度模式的影响第19页
   ·虚拟发电厂第19-21页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3章 电力需求侧管理第22-31页
   ·电力需求侧管理概述第22-26页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概念第22-24页
     ·目前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存在的问题第24-25页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主要内容第25-26页
   ·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模式研究第26-30页
     ·需求侧响应第26-28页
     ·可中断负荷管理第28-29页
     ·峰谷分时电价第29-30页
     ·阶梯电价第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4章 源荷互动调峰模式第31-42页
   ·广域源荷互动调峰模式理论第31-33页
   ·源荷互动调峰模式第33-36页
     ·高级量测体系和功能第33-34页
     ·电网调度机构调峰方式第34-35页
     ·电网需求侧参与调峰方式第35-36页
   ·源荷互动调峰模式的数学模型第36-41页
     ·源荷互动调峰模式模型第36-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5章 风电场弃风问题分析第42-48页
   ·某地区风能资源分布情况第42-43页
   ·风电场“弃风”原因分析第43-44页
   ·解决风电场“弃风”建议第44-47页
     ·需求侧采取的措施第44-46页
     ·发电侧采取的措施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第53-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F6气体绝缘环网柜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新能源风光发电功率预测模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