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经济性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5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简介 | 第17-27页 |
·太阳能辐射资源概况 | 第17页 |
·太阳能发电类型 | 第17-19页 |
·太阳能光伏发电 | 第18页 |
·太阳能光热发电 | 第18-19页 |
·槽式集热器的运行方式 | 第19-21页 |
·ISCC 电站的集成方式 | 第21-26页 |
·太阳能集热系统 | 第22-23页 |
·燃气轮机发电系统 | 第23-25页 |
·蓄热系统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太阳能辐射资源的计算与评估 | 第27-45页 |
·太阳能资源数据的获取 | 第27-28页 |
·太阳能辐射值的理论计算 | 第28-30页 |
·巴彦淖尔地区的太阳能辐射值 | 第30-39页 |
·气象数据分析 | 第31-34页 |
·太阳能资源评估 | 第34-37页 |
·瞬时辐射强度计算 | 第37-39页 |
·拉萨地区的太阳能辐射值 | 第39-41页 |
·成都地区的太阳能辐射值 | 第41-42页 |
·三个地区比较分析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 第45-64页 |
·ISCC 电站的调峰性能 | 第45-46页 |
·ISCC 电站模型的建立 | 第46-47页 |
·ISCC 系统的性能指标 | 第47-51页 |
·太阳能集热部分 | 第47-49页 |
·蒸汽轮机部分 | 第49页 |
·年技术经济指标 | 第49-51页 |
·集热面积对联合循环性能的影响 | 第51-55页 |
·温度变化对联合循环性能的影响 | 第55-56页 |
·辐射强度对联合循环性能的影响 | 第56-62页 |
·巴彦淖尔地区 | 第56-58页 |
·拉萨地区 | 第58-59页 |
·成都地区 | 第59-61页 |
·年经济性指标比较 | 第61-62页 |
·CO_2的减排分析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ISCC 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 | 第64-69页 |
·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 第64-65页 |
·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 | 第65-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9-71页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