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力学论文--爆炸力学论文--爆炸波与物体的相互作用论文

爆炸荷载作用下地铁车站内人员损伤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12-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8页
     ·爆炸作用基本原理第15页
     ·爆炸荷载作用下爆炸冲击波传播规律第15-16页
     ·爆炸荷载作用下地下结构主要构件的动力响应及破坏模式第16-17页
     ·地下结构抗爆设计和人体防护研究第17-18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二章 爆炸动力学基础与数值模拟方法第20-42页
   ·爆炸第20-23页
   ·爆炸冲击波基本概念第23-25页
     ·爆炸冲击波第23页
     ·爆炸超压第23-24页
     ·相似率在爆炸中的应用第24-25页
   ·爆炸经验公式简介第25-26页
   ·空气冲击波对目标的作用第26-29页
     ·正反射第26-27页
     ·斜反射第27-29页
     ·空气冲击波的绕流第29页
   ·爆炸分析的数值模拟方法第29-30页
   ·有限元动力分析软件 LS-DYNA 简介第30-36页
     ·LS-DYNA 发展历程及功能特点第30-31页
     ·S-DYNA 显示算法介绍第31-35页
     ·LS-DYNA 关键字文件第35-36页
     ·LS-DYNA 分析的一般流程第36页
   ·有限元计算方法的模型验证第36-41页
     ·问题描述第36-37页
     ·有限元模型及结果对比第37-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地铁车内部爆炸冲击波传播规律和超压峰值分布第42-60页
   ·地铁车站结构形式第42-45页
     ·常见地铁车站结构形式第42-44页
     ·本文研究地铁车站结构形式第44-45页
   ·地铁车站有限元模型第45-51页
     ·材料模型及参数第45-48页
     ·流固耦合模型第48-50页
     ·有限元模型第50-51页
   ·地铁车站内部爆炸冲击波传播规律第51-53页
   ·地铁车站内部基于比例距离的爆炸超压峰值分布第53-58页
     ·参考线位置第53页
     ·超压峰值分布第53-55页
     ·超压峰值衰减规律第55-56页
     ·比例距离第56-57页
     ·基于比例距离的超压峰值分布第57-58页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四章 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地铁车站内伤亡分布第60-72页
   ·爆炸荷载的简化第60-61页
   ·有限元假人模型第61-63页
   ·冲击波损伤评价标准第63-66页
     ·超压准则第64页
     ·冲量准则第64-65页
     ·超压-冲量准则第65页
     ·基于有限元假人的评价标准第65-66页
   ·人员损伤情况第66-68页
     ·死亡情况第66-67页
     ·不同程度损伤第67-68页
   ·伤亡分布第68-71页
     ·站台层伤亡分布第68-69页
     ·站厅层伤亡分布第69-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五章 结论第72-74页
   ·结论第72页
   ·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作者简介第78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8-80页
致谢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型钢连接的方钢管柱—工字钢梁节点性能研究
下一篇:骨料分布对混凝土力学行为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