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论文

上海郊区新农村农民居住点模式研究--以奉贤区为例

目录第1-6页
表目录第6-7页
图目录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导论第10-18页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基本概念界定第11-13页
     ·中心村第11页
     ·居住模式第11-12页
     ·宅基地置换第12-13页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3-14页
     ·研究目标第13页
     ·研究内容第13-14页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第14-15页
     ·技术路线第14-15页
     ·研究方法第15页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15-18页
     ·可能的创新第15-16页
     ·存在的不足第16-18页
2 文献回顾第18-26页
   ·论基础第18-21页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第18-20页
     ·中心地理论第20-21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1页
   ·文献综述第21-26页
     ·居住模式研究概述第21-24页
     ·居住模式研究评述第24-26页
3 奉贤区农民居住现状分析第26-32页
   ·奉贤区农民住宅建设发展历程第26-27页
   ·奉贤区农民居住现状及成因第27-30页
     ·奉贤区农民居住点现状第27-29页
     ·奉贤区农民居住点成因第29-30页
   ·存在的问题第30-32页
4 奉贤区农民居住模式选择第32-48页
   ·模式选择的背景依据第32页
   ·上海郊区农民几种居住点模式的类型第32-46页
     ·基于政府组织的宅基地置换模式(以庄行、青村为例)第33-34页
     ·基于村委会自发组织的宅基地置换模式(以杨王村为例)第34-38页
     ·基于自主引进资金的村庄归并模式(以金汇百曲村为例)第38-41页
     ·基于三级财政支持的自然村村改模式第41-46页
   ·三种模式对比分析第46-48页
5 经验借鉴与模式对比第48-54页
   ·国内经验与模式第48-49页
     ·全迁式建设模式第48页
     ·半迁式建设模式第48页
     ·整治式建设模式第48-49页
   ·国际经验与模式第49-52页
     ·以色列农村乡村服务中心的建设第49-50页
     ·美国郊区新社区或新村第50-51页
     ·英国农村中心村第51页
     ·欧洲小城镇居住模式第51-52页
   ·经验小结第52-54页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4-58页
   ·研究结论第54-55页
     ·宅基地置换要适应城镇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的动拆迁第54页
     ·村庄归并(中心村建设)是实现农村“三化”的主要途径之一第54-55页
     ·农村自然村落综合改造是一种权宜之计第55页
     ·村庄归并是一种相对有效的办法第55页
   ·政策建议第55-58页
     ·大力支持政府宅基地置换工作第55-56页
     ·以经济扶持为前提,提倡农民居住点科学布局第56-57页
     ·政府部门主动提供各方支持和资助第57-58页
致谢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居民生活用水现状及用水量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省沭阳县的入户调查
下一篇: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及改革路径研究--基于江苏省张家港市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