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史论文--清、清以前政治论文--人事制度(职官)论文

蔡惇《祖宗官制旧典》辑佚与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绪论第11-14页
 一、 选题背景和写作缘由第11页
 二、 研究现状及研究价值第11-12页
 三、 创新与不足第12-14页
第一章 蔡惇与《祖宗官制旧典》第14-22页
 第一节 作者生平述略第14-15页
 第二节 书名及主要内容第15-17页
 第三节 出版及流传情况第17页
 第四节 《祖宗官制旧典》辑佚条目来源分析第17-22页
第二章 《祖宗官制旧典》辑佚条目第22-44页
 整理佚文说明第22-23页
 第一节 皇帝制度类第23-25页
  一、 后妃第23页
  二、 东宫官第23-24页
  三、 宦官第24-25页
  四、 翰林院第25页
 第二节 宰执官类第25-26页
  一、 宰相第25页
  二、 执政(附三师三公)第25-26页
 第三节 北宋前期中枢机构类第26-30页
  一、 三司第26-28页
  二、 殿阁学士第28-30页
 第四节 皇宫京城禁卫与侍奉机构类第30-31页
  一、 禁军三衙第30页
  二、 皇城司第30页
  三、 横行五司(阁门司)第30-31页
 第五节 地方官、府州县官第31页
  一、 开封府少尹第31页
 第六节 祠禄官第31-32页
  一、 宫观官第31-32页
 第七节 阶官类第32-37页
  一、 元丰新制文臣京朝官寄禄官阶第32-36页
  二、 选人阶第36-37页
 第八节 阶、勋第37-38页
  一、 (阶、勋、爵、食邑实封)综述第37页
  二、 封爵第37-38页
  三、 食邑第38页
 第九节 其它第38-42页
  一、 宋初官制相关第38-39页
  二、 熙宁变法相关第39-40页
  三、 元丰改制相关第40-41页
  四、 严资格第41页
  五、 其它第41-42页
 第十节 改写文第42-44页
  一、 宣徽南、北院使第42页
  二、 四厢第42页
  三、 内客省使第42页
  四、 武官节镇(正任、遥郡)第42-44页
第三章 从《宋史·职官志》、《祖宗官制旧典》对比看《宋史·职官志》的阙失第44-55页
 第一节 《宋史》卷一六一宰相之职第45页
 第二节 《宋史》卷一六二宣徽南院使、北院使太子少师少傅少保第45-47页
 第三节 《宋史》卷一六三妃嫔第47页
 第四节 《宋史》卷一六六 皇城司 东、西上閤门 入内内侍省内侍省 承宣使 防御使 团练使 诸州刺史第47-50页
 第五节 《宋史》卷一六八 元丰以后合班之制 特进元丰以后合班之制第50页
 第六节 《宋史》卷一六九元丰寄禄格朝请郎朝散郎朝奉郎承议郎奉议郎通直郎宣义郎承事郎承奉郎承务郎爵第50-53页
 第七节 《宋史》卷一七零食邑食实封宫观第53-55页
结语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附录第60-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西南丰傩文化传播研究--以石邮傩为例
下一篇:宋代房屋租赁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