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经营学、森林计测学、森林经理学论文--森林经营学论文

北沟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引言第10-26页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概述第10-12页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第10-11页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第11-12页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途径第12页
   ·支持向量机理论概述(SVM)第12-19页
     ·支持向量机简介第12-14页
     ·支持向量分类机第14-16页
     ·支持向量回归机第16-18页
     ·支持向量机与人工神经网路的比较第18-19页
   ·国内外森林资源可持续性评价理论研究进展第19-24页
     ·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第19-22页
     ·国内外森林资源可持续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第22页
     ·与森林健康评价、预警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的比较第22-24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4-26页
2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6-34页
   ·研究内容第26页
   ·研究区概况第26-31页
     ·林场自然地理概况第26-30页
     ·林场森林资源概况第30页
     ·林场编制与经济情况第30-31页
   ·数据来源第31页
     ·示范区二类调查数据第31页
     ·样地调查数据第31页
   ·研究方法第31-33页
     ·样地设置方法及调查内容第31-32页
     ·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方法第32页
     ·森林经营单位级森林资源可持续性评价方法第32-33页
   ·技术路线第33-34页
3 北沟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4-45页
   ·森林资源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原则第34页
   ·评价指标的选取第34-39页
     ·森林资源健康度(B_1)第35-37页
     ·森林资源丰富度(B_2)第37-38页
     ·森林生态效能(B_3)第38页
     ·森林社会经济效能(B_4)第38-39页
   ·指标的基准值处理与分级标准第39-40页
     ·指标层各指标(Di)基准值的分级量化第39页
     ·参照技术规范第39页
     ·使用经验数值第39-40页
   ·各层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第40-44页
     ·各项评价指标权重的赋值第40-43页
     ·各个评价指标(D_i)的复合权重(W_(Di))第43-44页
   ·小结第44-45页
4 北沟林场森林资源持续性的综合评价第45-55页
   ·基于SVM模型的森林资源健康度指数的计算第45-50页
     ·SVM模型的原理简介第45页
     ·森林的资源健康度等级划分第45页
     ·对于样本的森林资源健康度评价第45-46页
     ·构建基于SVM的森林资源健康度评价模型第46-50页
     ·经营单位尺度上森林资源健康度评分第50页
   ·森林资源丰富度指数的计算第50-51页
   ·森林生态效能指数的计算第51页
   ·森林社会经济效能指数的计算第51-52页
   ·评价结果与分析第52-54页
     ·森林经营单位的森林资源可持续状况评价结果第52-53页
     ·结果分析第53-54页
   ·小结第54-55页
5 北沟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性宏观趋势分析第55-63页
   ·北沟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性的制约因素第55-57页
     ·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生态系统脆弱第55页
     ·经营管理粗放,技术创新能力弱第55-56页
     ·森林资源供求矛盾比较尖锐,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第56页
     ·森林资源经营的社会环境亟需改善第56-57页
   ·北沟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性的宏观趋势第57-62页
     ·可持续性变化趋势分析模型第57-58页
     ·北沟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性宏观趋势分析第58-62页
   ·小结第62-63页
6 北沟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途径第63-68页
   ·北沟林场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第63-65页
     ·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第64-65页
     ·加强林业标准、质量和认证工作第65页
     ·加强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的系统继承与应用第65页
     ·加强林场宏观战略和政策经济研究第65页
   ·北沟林场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保障体系第65-67页
     ·体制和政策保障第65-66页
     ·投入保障第66页
     ·人力资源保障第66-67页
   ·小结第67-68页
7 结论第68-70页
   ·结论第68-69页
   ·创新点第69页
   ·不足点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个人简介第74-75页
导师简介第75-76页
获得成果目录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5种冷杉属植物生态濒危机制研究
下一篇:人工封育对沙化草场植被影响研究--以宁夏盐池人工封育草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