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式的有效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13页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8-9页
  (一) 研究背景第8-9页
  (二) 研究意义第9页
 二、研究现状综述第9-12页
  (一) 国外研究综述第9-10页
  (二) 国内研究综述第10-12页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第12-13页
第一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概述第13-22页
 一、志愿服务内涵第13-15页
  (一) 志愿者第13页
  (二) 志愿精神第13-14页
  (三) 大学生志愿服务第14-15页
 二、志愿服务的理论基础第15-17页
  (一) 自我实现理论第15页
  (二) 公民社会理论第15-16页
  (三) 和谐论第16-17页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类型第17-22页
  (一) 校外志愿服务第17-19页
  (二) 校园志愿服务第19-22页
第二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式的有效性分析第22-29页
 一、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体现第22-24页
  (一)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22页
  (二) 实践决定理论第22-23页
  (三) 人的本质理论第23-24页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第24-27页
  (一) 大学生志愿服务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第24-25页
  (二) 大学生志愿服务提升了大学生素质第25-27页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式的经验分析第27-29页
  (一) 北京奥运会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成功经验第27页
  (二) 汶川地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成功经验第27-29页
第三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第29-37页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式存在的问题第29-33页
  (一) 志愿服务定位不尽合理第30页
  (二) 志愿服务存在一定功利化色彩第30-31页
  (三) 志愿服务信息传播途径不充分第31-32页
  (四) 志愿服务组织机制有待完善第32-33页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3-37页
  (一) 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式认识不足第33-34页
  (二) 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式经验不足第34-35页
  (三) 对大学生新特点认识不足第35-37页
第四章 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式的对策分析第37-47页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式应遵循的原则第37-39页
  (一)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第37-38页
  (二)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第38页
  (三)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性第38-39页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式的对策探索第39-47页
  (一) 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第39-40页
  (二)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第40-41页
  (三) 大学生自身的完善第41-42页
  (四) 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机制第42-44页
  (五) 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机制第44-45页
  (六) 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第45-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1-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州市海珠区城中村出租屋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以凤阳街道为例
下一篇:广州市社会管理创新的问题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