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导论 | 第10-17页 |
一、研究现状与综述 | 第11-14页 |
(一)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7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三)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及其理论 | 第17-29页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概念 | 第17-20页 |
一、关于文化与中国文化 | 第17-18页 |
二、关于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第18-19页 |
三、关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 第19-20页 |
四、关于文化软实力 | 第20页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过程 | 第20-23页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酝酿和初步建立(1978年——1992年) | 第21页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和稳步推进(1992年-—2002年) | 第21-22页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深化和发展创新(2002年——) | 第22-23页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作用 | 第23-29页 |
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起着重要支撑作用 | 第23-24页 |
二、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起着重要支撑作用 | 第24-26页 |
三、文化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驱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起着重要支撑作用 | 第26-27页 |
四、文化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起着重要支撑作用 | 第27-29页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创新的重要性必要性 | 第29-36页 |
第一节 创新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有效发挥先进文化引领作用的时代要求 | 第29-32页 |
一、从文化的本质特征看:只有创新才能始终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 第29-30页 |
二、从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作用看: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不竭动力 | 第30-31页 |
三、从我国发展先进文化的时代要求看: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有力地促进党的创新理论与时俱进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创新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关键所在 | 第32-33页 |
一、文化生产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新要求相适应必须依靠文化创新 | 第32页 |
二、文化生产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新需求相适应必须依靠文化创新 | 第32-33页 |
三、文化生产力与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的新目标相适应必须依靠文化创新 | 第33页 |
第三节 创新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重要途径 | 第33-36页 |
一、推进文化创新能够更好的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 第34页 |
二、推进文化创新能够更好的反映人民群众的新实践新风貌 | 第34-35页 |
三、推进文化创新能够更好的营造全社会创新的浓厚氛围 | 第35-36页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创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36-38页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创新面临的难得机遇 | 第36-38页 |
一、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创新提供了机遇 | 第36-37页 |
二、日臻完善的制度机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创新提供了机遇 | 第37页 |
三、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创新提供了机遇 | 第37-38页 |
四、人民群众的多元需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创新提供了机遇 | 第38页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创新面临的挑战 | 第38-43页 |
一、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创新带来挑战 | 第39页 |
二、文化体制机制不科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创新带来挑战 | 第39-40页 |
三、专业人才队伍匮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创新带来挑战 | 第40-41页 |
四、公民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创新带来挑战 | 第41-43页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创新的路径选择 | 第43-55页 |
第一节 以坚持“中国特色”为根本原则,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创新的正确方向 | 第43-46页 |
一、把握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特色 | 第43-44页 |
二、不断扎根伟大的社会实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践特色 | 第44-45页 |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特色 | 第45页 |
四、全面培育宽广的世界眼光,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特色 | 第45-46页 |
第二节 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融合为战略支点,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创新的竞争力 | 第46-49页 |
一、坚持加强自我发展与促进共同发展相统一 | 第47页 |
二、坚持弘扬民族文化与汲取人类文明成果相统一 | 第47-48页 |
三、坚持“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相统一 | 第48-49页 |
四、坚持共享战略机遇与共同应对挑战相统一 | 第49页 |
第三节 以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为关键环节,激发全民族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创新的活力 | 第49-52页 |
一、完善政府主导和市场资源配置的管理体制 | 第50-51页 |
二、完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运行机制 | 第51页 |
三、完善文化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体制 | 第51-52页 |
第四节 以创新传播方式方法为重要手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 | 第52-55页 |
一、注重运用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改进文化传播手段 | 第52-53页 |
二、注重借助互联网物联网新载体拓宽文化传播平台 | 第53页 |
三、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增强文化传播效能 | 第53-54页 |
四、注重实施“走出去”战略工程扩大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 第54-55页 |
结束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