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9页 |
| 1 绪论 | 第9-19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国内外研究成果的不足 | 第14页 |
| ·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 ·理论工具 | 第14-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创新点 | 第17-18页 |
| ·本文的思路框架 | 第18-19页 |
| 2 行政执法中公民监督的概念、功能与形式 | 第19-26页 |
| ·行政执法中公民监督的概念 | 第19-20页 |
| ·监督的涵义 | 第19页 |
| ·公民监督的涵义 | 第19-20页 |
| ·行政执法中公民监督的功能 | 第20-23页 |
| ·行政执法中公民监督的反馈、制止和惩戒功能 | 第20-21页 |
| ·行政执法中公民监督促进民主政治实现功能 | 第21页 |
| ·行政执法中公民监督督促国家公务人员树立公仆意识功能 | 第21-22页 |
| ·行政执法中公民监督预防腐败功能 | 第22页 |
| ·行政执法中公民监督推进实现依法行政目标功能 | 第22-23页 |
| ·行政执法中公民监督的形式 | 第23-26页 |
| ·信访 | 第23-24页 |
| ·举报 | 第24页 |
| ·批评和建议 | 第24-25页 |
| ·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 第25-26页 |
| 3 行政执法中公民监督的问题及成因 | 第26-36页 |
| ·行政执法中公民监督存在的问题 | 第26-31页 |
| ·公民监督意识弱化 | 第26-28页 |
| ·权力运行的透明度不够 | 第28-29页 |
| ·公民监督渠道不畅 | 第29-30页 |
| ·监督主体的能力有欠缺 | 第30页 |
| ·公民监督效果不佳 | 第30-31页 |
| ·行政执法中公民监督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31-36页 |
| ·公民监督制度不完善 | 第31-33页 |
| ·行政自由裁量权过大 | 第33-34页 |
| ·臣民文化的影响 | 第34-36页 |
| 4 行政执法中公民监督的实现路径 | 第36-45页 |
| ·强化公民监督意识 | 第36-37页 |
| ·提高公民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意识 | 第36页 |
| ·提高公职人员自觉接受公民监督的意识 | 第36-37页 |
| ·完善公民监督制度 | 第37-38页 |
| ·完善公民监督的受理制度 | 第37页 |
| ·完善对监督举报人保护制度 | 第37-38页 |
| ·进一步提高权力运行透明度 | 第38-41页 |
| ·继续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 第38-40页 |
| ·推进公务人员家庭财产申报工作 | 第40-41页 |
| ·推进领导干部述职报告工作 | 第41页 |
| ·保障公民监督渠道的畅通 | 第41-42页 |
| ·提高公民的监督能力 | 第42-43页 |
| ·健全舆论监督机制 | 第43-45页 |
| 结语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