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甭哥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含矿岩体成因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1 绪论 | 第9-19页 |
| ·研究区位置及现状 | 第9-10页 |
| ·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 ·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 ·碱性岩体与成矿 | 第11-14页 |
| ·斑岩型金矿床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第17页 |
| ·研究方法与完成工作量 | 第17-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论文工作情况和完成工作量 | 第18-19页 |
| 2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9-29页 |
|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 第19-24页 |
| ·“三江”特提斯构造背景 | 第19-21页 |
| ·义敦岛弧构造背景 | 第21-24页 |
| ·地层 | 第24-25页 |
| ·奥陶系-二叠系 | 第24页 |
| ·三叠系 | 第24-25页 |
| ·构造 | 第25-27页 |
| ·褶皱 | 第26页 |
| ·断裂 | 第26-27页 |
| ·岩浆岩 | 第27-29页 |
| ·侵入岩 | 第27-28页 |
| ·火山岩 | 第28-29页 |
| 3 矿床地质特征 | 第29-43页 |
| ·矿区地层 | 第29-30页 |
| ·矿区构造 | 第30-32页 |
| ·侵入岩 | 第32-35页 |
| ·矿体地质特征 | 第35-43页 |
| ·矿化类型与矿体特征 | 第35页 |
| ·矿石特征 | 第35-37页 |
| ·矿石结构构造 | 第37-39页 |
| ·围岩蚀变类型及特征 | 第39-40页 |
| ·成矿阶段划分 | 第40-43页 |
| 4 侵入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 | 第43-64页 |
| ·甭哥岩体年代学 | 第43-50页 |
|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 第43-45页 |
| ·锆石特征 | 第45-46页 |
| ·年龄测定结果 | 第46-49页 |
| ·岩体成岩年代及侵位序列 | 第49-50页 |
|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第50-59页 |
| ·热液蚀变影响 | 第50页 |
| ·主量元素 | 第50-55页 |
| ·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 | 第55-57页 |
| ·Pb 同位素 | 第57-59页 |
| ·岩浆起源及成因 | 第59-61页 |
| ·正长岩岩浆起源及成因 | 第59-60页 |
| ·正长斑岩岩浆起源及成因 | 第60-61页 |
| ·成岩构造背景 | 第61-64页 |
| ·正长岩成岩构造背景 | 第61-63页 |
| ·正长斑岩成岩构造背景 | 第63-64页 |
| 5 矿床成因讨论 | 第64-67页 |
| ·矿床的类型 | 第64页 |
| ·成岩与成矿关系 | 第64-65页 |
| ·可能的成岩成矿模型 | 第65-67页 |
| 6 结论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71页 |
| 附表 | 第71-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 个人简历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