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梁柱连接节点的类型 | 第11-12页 |
·偏心支撑的类型 | 第12-13页 |
·半刚性节点M-θ关系 | 第13-16页 |
·线性模型 | 第13页 |
·多项式模型 | 第13-14页 |
·三次B样条模型 | 第14页 |
·幂函数模型 | 第14-15页 |
·指数模型 | 第15页 |
·双线性模型 | 第15-16页 |
·半刚性钢框架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半刚性钢框架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半刚性钢框架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偏心支撑钢框架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偏心支撑钢框架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偏心支撑钢框架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偏心支撑半刚接钢框架研究 | 第20-21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21-22页 |
第2章 V形偏心支撑半刚接钢框架的试验研究 | 第22-36页 |
·试验内容及目的 | 第22页 |
·钢板单向拉伸试验 | 第22-23页 |
·梁柱连接节点单向加载试验 | 第23-30页 |
·试件设计 | 第23-25页 |
·试验装置 | 第25页 |
·加载方式及破坏准则 | 第25-26页 |
·加载过程及破坏模式 | 第26-28页 |
·试验结果 | 第28-30页 |
·V形偏心支撑钢框架循环加载试验 | 第30-36页 |
·试件设计 | 第30-31页 |
·试验装置 | 第31页 |
·加载方式以及破坏准则 | 第31-32页 |
·加载过程及破坏模式 | 第32-33页 |
·试验结果 | 第33-36页 |
第3章 V形偏心支撑半刚接钢框架的有限元模型及验证 | 第36-41页 |
·V形偏心支撑半刚接钢框架的有限元模型 | 第36-37页 |
·单元选取 | 第36页 |
·材料与单元属性 | 第36-37页 |
·建立模型及网格划分 | 第37页 |
·施加约束及荷载条件 | 第37页 |
·有限元程序验证 | 第37-41页 |
·SHELL181模拟钢梁验证 | 第38页 |
·COMBIN39弹簧连接验证 | 第38-39页 |
·V形偏心支撑钢框架循环加载试验验证 | 第39-41页 |
第4章 V形偏心支撑半刚接钢框架的滞回性能分析 | 第41-68页 |
·试件设计 | 第41-44页 |
·试件描述 | 第41-42页 |
·材料参数 | 第42-43页 |
·加载方式 | 第43页 |
·破坏准则 | 第43-44页 |
·有限元计算结果 | 第44-66页 |
·N-6-1系列框架 | 第44-48页 |
·单向加载 | 第44-45页 |
·循环加载 | 第45-48页 |
·V-3-1系列框架 | 第48-53页 |
·单向加载 | 第48-50页 |
·循环加载 | 第50-53页 |
·V-6-1系列框架 | 第53-57页 |
·单向加载 | 第53-54页 |
·循环加载 | 第54-57页 |
·V-6-2系列框架 | 第57-66页 |
·单向加载 | 第57-59页 |
·循环加载 | 第59-62页 |
·V-6-3系列框架 | 第62-66页 |
·单向加载 | 第62-63页 |
·循环加载 | 第63-66页 |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66-68页 |
·节点刚度的影响 | 第66页 |
·框架层数的影响 | 第66-67页 |
·框架跨数的影响 | 第67页 |
·支撑的影响 | 第67-68页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后记 | 第74-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