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皮科论文--现代医学皮肤病、性病论文

基于体质调查的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目录第9-10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第12-28页
 1.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西医研究进展第12-21页
   ·祖国医学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第12-16页
   ·现代医学对SLE的认识第16-21页
 2. 中医体质学概述与研究进展第21-24页
   ·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第21-22页
   ·中医体质学说源流第22页
   ·体质学说原理第22页
   ·体质的生理特点第22-23页
   ·体质与证型的区别第23-24页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第24页
 3. 小柴胡汤研究进展第24-28页
第二部分 陈纪藩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第28-33页
 1. 风湿病的辩证须以整体观为指导思想,脏贿经络学说为基本理论第28-29页
 2. 虚是风湿病发病的根本内因,多种病邪交错是其病机特点第29页
 3. 调和阴阳是风湿病的治疗大法第29页
 4.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具体治法因人而异第29-30页
 5. 方药运用第30-31页
 6. 注重功能锻炼和心理疏导第31-32页
 7. 对系统性红斑狼拖发病机制和治疗的认识第32-33页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第33-41页
 1. 临床资料第33-34页
   ·病例来源第33页
   ·研究对象第33-34页
 2. 研究方法第34-35页
 3. 研究结果第35-41页
第四部分 讨论第41-47页
 1. 性别与SLE的发病第41页
 2. 年龄与SLE的发病第41-42页
 3. 对相兼体质的分析第42页
 4. 气虚、阳虚、阴虚与SLE的发生第42-43页
 5. 气郁质与SLE的发生第43-44页
 6. 基于体质学说的治疗模式第44页
 7. 小柴胡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搭第44-45页
 8. 问题及展望第45-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附录第51-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周德丽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学术经验研究
下一篇:罗陆一教授学术思想及临床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