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2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1-39页 |
·液体橡胶的发展 | 第21-23页 |
·LIR的聚合方法 | 第23-30页 |
·自由基聚合 | 第23-24页 |
·阴离子聚合 | 第24-30页 |
·LIR聚合度的控制 | 第24-25页 |
·LIR的微观构型和聚合机理 | 第25-26页 |
·影响LIR微观结构的因素 | 第26-28页 |
·聚合动力学 | 第28-30页 |
·其它聚合方法 | 第30页 |
·LIR的特性 | 第30-32页 |
·分子结构特性 | 第30-31页 |
·流变特性 | 第31-32页 |
·交联特性 | 第32页 |
·LIR的分子参数表征 | 第32-34页 |
·相对分子质量 | 第32-33页 |
·微观结构 | 第33-34页 |
·LIR的应用[ | 第34-36页 |
·增塑剂 | 第34-35页 |
·胶粘剂 | 第35-36页 |
·电绝缘材料 | 第36页 |
·树脂改性材料 | 第36页 |
·密封材料 | 第36页 |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36-37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7页 |
·LIR的制备 | 第37页 |
·ZLIR的加工应用研究 | 第37页 |
·本课题难点及创新点 | 第37-39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9-51页 |
·实验所用原材料及其净化方法 | 第39-40页 |
·原材料 | 第39-40页 |
·净化方法 | 第40页 |
·引发剂的合成与浓度分析 | 第40-42页 |
·正丁基锂的合成原理及过程 | 第40-41页 |
·浓度分析 | 第41-42页 |
·LIR聚合反应流程及参数 | 第42-44页 |
·反应流程及装置 | 第42-44页 |
·反应工艺参数 | 第44页 |
·LIR分子参数表征 | 第44-46页 |
·LIR加工应用实验配方 | 第46-48页 |
·加工部分胶样制备 | 第48-49页 |
·混炼胶制备 | 第48页 |
·硫化胶制备 | 第48-49页 |
·仪器及测试条件 | 第49-51页 |
·LIR分子参数表征 | 第49页 |
·混炼胶特性测试 | 第49页 |
·硫化胶特性测试 | 第49-51页 |
第三章 LIR的合成工艺研究 | 第51-75页 |
·日本 LIR-50 产品分析 | 第51-52页 |
·250ml 聚合瓶聚合工艺系统研究 | 第52-62页 |
·对 LIR相对分子质量的控制研究 | 第52-58页 |
·不同批次异戊二烯对杀杂的影响 | 第53-54页 |
·己烷的纯度对杀杂的影响 | 第54-55页 |
·微量 THF 用量对杀杂的影响 | 第55页 |
·不同设计相对分子质量对杀杂的影响 | 第55-56页 |
·引发剂的保存时间 | 第56-57页 |
·不同单体浓度对杀杂的影响 | 第57页 |
·杀杂用丁基锂加入方式 | 第57-58页 |
·对 LIR微观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58-62页 |
·溶剂 | 第59-60页 |
·反应温度 | 第60-61页 |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 | 第61页 |
·单体浓度 | 第61-62页 |
·小结 | 第62页 |
·2 L 聚合釜聚合工艺系统研究 | 第62-70页 |
·LIR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控制 | 第62-65页 |
·杀杂工艺 | 第62-63页 |
·不同批次异戊二烯 | 第63-64页 |
·不同设计相对分子质量 | 第64页 |
·不同单体浓度 | 第64-65页 |
·LIR微观结构的控制 | 第65页 |
·聚合动力学研究 | 第65-67页 |
·设计相对分子质量 5 万的聚合时间-转化率关系 | 第65-67页 |
·设计相对分子质量 3 万的聚合时间-转化率关系 | 第67页 |
·聚合反应温度控制研究 | 第67-70页 |
·不同单体浓度的影响 | 第68-69页 |
·不同初始水浴温度的影响 | 第69-70页 |
·小结 | 第70页 |
·聚合液混合研究 | 第70-73页 |
·混合工艺 | 第70-71页 |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样品的混合 | 第71-72页 |
·5万样品混合 | 第72-73页 |
·小结 | 第73页 |
·后处理工艺及溶剂回收利用研究 | 第73-75页 |
·后处理工艺 | 第73页 |
·回收溶剂杂质含量分析 | 第73页 |
·小结 | 第73-75页 |
第四章 LIR的加工应用研究 | 第75-103页 |
·增塑剂种类对 ESBR 性能影响 | 第75-86页 |
·硫化性能 | 第75-76页 |
·流动性能 | 第76-77页 |
·门尼粘度 | 第76页 |
·流变特性 | 第76-77页 |
·物理机械性能 | 第77-79页 |
·LIR的反应性 | 第79页 |
·耐磨性能 | 第79-80页 |
·动态力学性能 | 第80-84页 |
·应变扫描 | 第80-83页 |
·温度扫描 | 第83-84页 |
·微观结构 | 第84-85页 |
·小结 | 第85-86页 |
·不同分子量 ZLIR对 ESBR 性能影响 | 第86-93页 |
·硫化性能 | 第86页 |
·流动性能 | 第86-87页 |
·门尼粘度 | 第86-87页 |
·流变特性 | 第87页 |
·物理机械性能 | 第87-88页 |
·抽提实验 | 第88-89页 |
·动态力学性能 | 第89-92页 |
·应变扫描 | 第89-91页 |
·温度扫描 | 第91-92页 |
·小结 | 第92-93页 |
·芳烃油及 ZLIR-50 增塑 NR/ESBR 共混胶的性能 | 第93-98页 |
·硫化性能 | 第93页 |
·门尼粘度 | 第93-94页 |
·物理机械性能 | 第94页 |
·动态力学性能 | 第94-97页 |
·应变扫描 | 第95-96页 |
·温度扫描 | 第96-97页 |
·小结 | 第97-98页 |
·ZLIR-50 增塑及等量替代 NR,对 NR/ESBR 共混胶性能影响 | 第98-103页 |
·硫化性能 | 第98页 |
·门尼粘度 | 第98-99页 |
·物理机械性能 | 第99-100页 |
·动态力学性能 | 第100-102页 |
·应变扫描 | 第100-101页 |
·温度扫描 | 第101-102页 |
·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9页 |
致谢 | 第109-111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1-113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113-115页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115-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