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9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热解炭理化特性分析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热解炭应用研究现状 | 第14-25页 |
·热解炭用于能源领域 | 第14-15页 |
·热解炭用于环保领域 | 第15-21页 |
·热解炭用作土壤改良剂 | 第21-2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25-26页 |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6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6-29页 |
·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技术路线 | 第27-29页 |
2. 热解炭理化特性分析 | 第29-47页 |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29-33页 |
·试验材料 | 第29-31页 |
·试验方法 | 第31-33页 |
·热解炭产率 | 第33页 |
·热解炭物理特性 | 第33-40页 |
·热解炭工业组分分析 | 第33-34页 |
·热解炭元素组成分析 | 第34-36页 |
·热解炭pH值检测 | 第36-37页 |
·热解炭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 | 第37-38页 |
·热解炭扫描电镜分析 | 第38-40页 |
·热解炭化学特性 | 第40-46页 |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40-42页 |
·酸性含氧官能团含量检测 | 第42-43页 |
·表面水溶性元素含量检测 | 第43-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3. 活化炭理化特性分析 | 第47-59页 |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47-49页 |
·试验材料 | 第47-48页 |
·试验方法 | 第48-49页 |
·活性炭产率 | 第49-50页 |
·活化炭物理特性 | 第50-54页 |
·活化炭工业组分分析 | 第50页 |
·活化炭元素组成分析 | 第50-52页 |
·活化炭pH值检测 | 第52页 |
·活化炭结构表征 | 第52-54页 |
·活化炭化学特性 | 第54-56页 |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54-55页 |
·表面酸性含氧官能团含量检测 | 第55-56页 |
·热解炭、活化炭苯酚吸附性能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4. 热解炭/活化炭苯酚吸附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 第59-73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59-62页 |
·试验材料 | 第59-60页 |
·试验方法 | 第60-62页 |
·热解炭/活化炭特性分析 | 第62-63页 |
·比表面积及孔隙结构分析 | 第62-63页 |
·表面酸性官能团含量测试 | 第63页 |
·苯酚的吸附试验 | 第63-70页 |
·pH值对苯酚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63-64页 |
·苯酚吸附等温线 | 第64-67页 |
·苯酚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67-70页 |
·苯酚吸附机理研究 | 第70-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5. 热解炭/活化炭对水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研究 | 第73-91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73-75页 |
·试验材料 | 第73页 |
·试验方法 | 第73-75页 |
·热解炭/活化炭性能表征 | 第75页 |
·pH=4.8时,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等温线 | 第75-80页 |
·pH=7.0时,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等温线 | 第80-85页 |
·重金属离子在水溶液(pH=7.0)中的竞争吸附关系 | 第85-87页 |
·单一金属离子在水溶液(pH=7.0)中的吸附特性 | 第85-86页 |
·混合金属离子在水溶液(pH=7.0)中的吸附特性 | 第86-87页 |
·SEM分析 | 第87-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6. 热解炭/活化炭用于土壤改良的应用研究 | 第91-107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91-96页 |
·试验材料 | 第91-92页 |
·试验方法 | 第92-96页 |
·统计分析 | 第96页 |
·热解炭、活化炭性能分析 | 第96页 |
·韭菜生长与丛枝状菌根真菌、重金属离子和热解炭/活化炭之间的关系 | 第96-100页 |
·热解炭/活化炭对菌根侵染率的影响 | 第100-102页 |
·热解炭/活化炭、丛枝状菌根真菌对作物摄取重金属离子的影响 | 第102-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7. 全文总结、主要创新点及展望 | 第107-109页 |
·全文总结 | 第107-108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08页 |
·展望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21页 |
个人简介 | 第121-122页 |
导师简介 | 第122-123页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123-125页 |
致谢 | 第125-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