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Bikunin的研究进展 | 第12-20页 |
·bikunin的来源 | 第12-14页 |
·Bikunin蛋白结构 | 第14页 |
·Bikunin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14-15页 |
·Bikunin的临床应用 | 第15-17页 |
·外源蛋白表达系统研究 | 第17-20页 |
2.Nanobody的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Nanobody的来源 | 第20-21页 |
·Nanobody的优点与缺点 | 第21页 |
·Nanobody的应用 | 第21-23页 |
第二章 :重组aAlb-Bikunin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 | 第23-45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23-36页 |
·材料 | 第23-26页 |
·质粒、菌株、细胞株 | 第23页 |
·引物及工具酶 | 第23页 |
·DNA分子量 marker | 第23页 |
·细菌/细胞培养试剂 | 第23页 |
·抗体试剂盒 | 第23-24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4页 |
·主要试剂及配制 | 第24-26页 |
·方法 | 第26-36页 |
·aAlb-Bikunin融合基因克隆载体的构建 | 第26-31页 |
·aAlb-Bikunin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1-32页 |
·CHO/pcDNA3.1(+)/aAlb-Bikunin稳定表达株的建立 | 第32-34页 |
·aAlb-Bikunin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鉴定 | 第34-36页 |
2.结果 | 第36-43页 |
·载体的构建 | 第36-41页 |
·人Bikunin基因的克隆 | 第36-37页 |
·aAlb基因的克隆 | 第37页 |
·aAlb-Bikunin融合基因克隆载体的构建 | 第37-39页 |
·aAlb-Bikunin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9-41页 |
·CHO/pcDAN3.1(+)/aAlb-Bikunin稳定表达株的筛选 | 第41页 |
·aAlb-Bikunin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 | 第41-42页 |
·aAlb-Bikunin融合蛋白的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 | 第42-43页 |
3.讨论 | 第43-45页 |
·aAlb-Bikunin融合蛋白表达系统的选择 | 第43页 |
·aAlb-Bikunin融合蛋白表达产物的纯化 | 第43-45页 |
第三章 :重组aAlb-Bikunin融合蛋白的活性分析 | 第45-58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45-50页 |
·材料 | 第45-46页 |
·方法 | 第46-50页 |
·aAlb-Bikunin融合蛋白抑制胰蛋白酶活性分析 | 第46-47页 |
·aAlb-Bikunin融合蛋白的热及酸碱稳定性分析 | 第47页 |
·aAlb-Bikunin融合蛋白结合人血清白蛋白能力分析 | 第47-48页 |
·aAlb-Bikunin融合蛋白血药浓度半衰期测定 | 第48-50页 |
2 结果 | 第50-55页 |
·aAlb-Bikunin融合蛋白抑制胰蛋白酶活性分析 | 第50-51页 |
·aAlb-Bikunin融合蛋白热及酸碱稳定性分析 | 第51-52页 |
·aAlb-Bikunin融合蛋白结合人血清白蛋白能力分析 | 第52-53页 |
·aAlb-Bikunin血药浓度的检测 | 第53-55页 |
3.讨论 | 第55-58页 |
·aAlb-Bikunin融合蛋白活性分析 | 第55-56页 |
·aAlb-Bikunin融合蛋白与人及小鼠血清白蛋白亲和力分析 | 第56页 |
·aAlb-Bikunin融合蛋白体内半衰期研究 | 第56-58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在读期间参与研究课题及已发表论文情况 | 第62-63页 |
附录I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