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4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页 |
·相关研究方法及发展进程 | 第13-21页 |
·数学形态学在地球物理数据解释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地震同相轴及位场边界识别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地层属性参数获取方法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随机反演地球物理解释中的应用现状 | 第17-19页 |
·梯度异常界面反演及地球物理数据联合反演 | 第19-21页 |
·现有方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1页 |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23-24页 |
第2章 数学形态学法在地震数据同相轴增强及重磁数据边界识别中的应用 | 第24-47页 |
·数学形态学基本运算 | 第24-25页 |
·数学形态学在地震同相轴增强中的应用 | 第25-31页 |
·增强型数学形态学法基本原理 | 第26-27页 |
·理论模型实验 | 第27-30页 |
·实际地震剖面同相轴增强 | 第30-31页 |
·形态学方法在重磁数据边界识别中的应用 | 第31-45页 |
·形态学边界识别滤波器基本原理 | 第31-34页 |
·形态学边界识别滤波器模型试验 | 第34-36页 |
·实测重磁数据应用效果 | 第36-42页 |
·改进的形态学滤波器 | 第42-45页 |
·小结 | 第45-47页 |
第3章 地层属性(密度、磁化率)及几何参数反演 | 第47-65页 |
·一种利用重力异常定量解释断层的新方法 | 第47-52页 |
·方法基本原理 | 第47-50页 |
·模型实验 | 第50-51页 |
·实际资料处理 | 第51-52页 |
·改进的解析信号法在磁异常解释中的应用 | 第52-56页 |
·方法基本原理 | 第52-53页 |
·理论模型试验 | 第53-55页 |
·实际磁异常解释 | 第55-56页 |
·改进的局部波数法及其在磁测数据解释的应用 | 第56-63页 |
·方法基本原理 | 第56-59页 |
·模型试验 | 第59-61页 |
·实际数据处理 | 第61-63页 |
·小结 | 第63-65页 |
第4章 地震随机反演及不确定性分析 | 第65-91页 |
·地震随机反演介绍 | 第65-67页 |
·随机反演定义 | 第65-66页 |
·确定性反演与随机反演区别 | 第66页 |
·地震随机反演基本原理 | 第66-67页 |
·随机反演相关参数概念 | 第67-73页 |
·变差函数 | 第67-70页 |
·克里金技术 | 第70-72页 |
·随机模拟方法 | 第72-73页 |
·不确定性分析 | 第73-74页 |
·地震随机反演及不确定性分析应用 | 第74-89页 |
·理论数据反演 | 第74-83页 |
·实际地震剖面数据随机反演及不确定性分析 | 第83-89页 |
·小结 | 第89-91页 |
第5章 利用快速模拟退火算法进行重震联合反演 | 第91-107页 |
·梯度界面反演理论基础 | 第91-92页 |
·梯度测量优势 | 第91页 |
·界面起伏引起的重力梯度异常 | 第91-92页 |
·梯度数据在界面反演中的应用研究 | 第92-97页 |
·快速模拟退火算法重力梯度异常反演流程 | 第92-94页 |
·模型试验 | 第94-96页 |
·中国南海海底地形计算 | 第96-97页 |
·快速模拟退火法进行重震数据联合反演 | 第97-105页 |
·联合反演方法 | 第98-99页 |
·理论模型试验 | 第99-101页 |
·实际数据应用 | 第101-105页 |
·小结 | 第105-107页 |
第6章 结论 | 第107-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22页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22-125页 |
后记和致谢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