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清初淮安山阳望社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绪论第11-24页
 第一节 释“社”第11-13页
 第二节 文人结社的渊源和历史传承第13-16页
 第三节 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第16-18页
 第四节 对现有文人结社研究以及望社研究成果的梳理第18-23页
  (一) 民国时期(1911-1949)第19-20页
  (二) 建国以后文人结社研究的低潮期(1949-1978)第20-21页
  (三) 八十年代以来的发展繁荣期(1978-1999)第21-22页
  (四) 二十一世纪以来的新变期第22-23页
 第五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3-24页
第一章 淮安山阳望社及其成员考第24-105页
 第一节 望社概论第24-40页
  (一) 明清易际间的山阳士林第26-29页
  (二) 望社的成立时间第29-33页
  (三) 望社名称的意义第33-35页
  (四) 望社的社集活动考略第35-39页
  (五) 望社的刊刻活动第39-40页
 第二节 范良与清初山阳文人结社第40-46页
  (一) 范良之家世第40-42页
  (二) 范良与望社之关系第42-43页
  (三) 范良与“舟社”、“琴社”社集第43-46页
 第三节 望社成员考第46-101页
  (一) 望社遗民成员考察第49-70页
  (二) 望社仕进成员考察第70-96页
  (三) 望社周边成员考察第96-101页
 第四节 望社的历史评定——“遗民结社”向“诗酒文社”的回归第101-105页
第二章 以山阳望社为中心的士人交游考第105-129页
 第一节 矢志恢复的遗民交游——以顾炎武等为中心第105-111页
 第二节 放情诗酒的遗民交游——以方文等为中心第111-123页
 第三节 望社成员与贰臣间的往来交游——以龚鼎孳等为中心第123-129页
第三章 以望社为中心的清初淮安诗歌第129-138页
 第一节 “道人不做淮南客”——望社遗民成员诗歌第129-133页
 第二节 “我落尘埃无可说”——望社非遗民成员诗歌第133-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5页
附录第145-1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160-161页
致谢第161-162页

论文共1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传奇叙事与生命体验--还珠楼主“蜀山”系列仙侠小说研究
下一篇:锡山秦氏家族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