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分割和图割的双目立体三维重建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三维重构方法概述 | 第9-12页 |
·三坐标测量机 | 第10页 |
·结构光法 | 第10-11页 |
·双目视觉法 | 第11-12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2-14页 |
2 三维重构基本理论 | 第14-24页 |
·摄像机标定 | 第14-19页 |
·成像坐标系统 | 第14-16页 |
·线性成像模型 | 第16-17页 |
·线性模型标定原理 | 第17-19页 |
·立体匹配算法概述 | 第19-24页 |
·立体匹配过程中的约束条件 | 第19-20页 |
·立体匹配经典算法介绍 | 第20-24页 |
3 图割算法在立体匹配中的应用 | 第24-34页 |
·能量函数 | 第24-26页 |
·像素标号问题 | 第24-25页 |
·图割算法中的能量函数模型 | 第25-26页 |
·扩展移动算法 | 第26-27页 |
·图的构造 | 第27-31页 |
·图理论基本知识 | 第27-29页 |
·根据能量函数构造图的准则 | 第29页 |
·图的构造方法 | 第29-31页 |
·最小割/最大流算法 | 第31-34页 |
·基本思想介绍 | 第31页 |
·最大流算法原理 | 第31-34页 |
4 一种改进的基于图像分割的立体匹配新算法 | 第34-45页 |
·均值漂移算法实现图像分割 | 第34-36页 |
·均值平移滤波算法 | 第34-36页 |
·彩色图像分割 | 第36页 |
·局部匹配获取初始视差 | 第36-39页 |
·自适应权值函数 | 第37-38页 |
·自适应差异测量方法 | 第38-39页 |
·自适应权值自适应差异测量方法 | 第39页 |
·视差平面拟合 | 第39-42页 |
·合并相邻块 | 第42-43页 |
·图割法获得最终视差图 | 第43-45页 |
5 三维重构结果与实验分析 | 第45-54页 |
·三维重构原理 | 第45-46页 |
·三维坐标的获取过程 | 第45-46页 |
·纹理映射原理 | 第46页 |
·立体匹配实验 | 第46-50页 |
·三维重建实验 | 第50-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