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0页 |
一、写作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8-9页 |
三、写作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第一章 公司僵局概述 | 第10-15页 |
第一节 公司僵局的概念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公司僵局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11-12页 |
一、 公司僵局之与公司压迫 | 第11-12页 |
二、 公司僵局之与公司的强制解散或撤销 | 第12页 |
三、 公司僵局之与公司法人格否认 | 第12页 |
第三节 公司僵局的特征 | 第12-15页 |
一、 公司僵持的严重性和持续性并存 | 第12-13页 |
二、 公司僵局使公司处于瘫痪状态 | 第13-14页 |
三、 公司僵局既不违法也不违约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公司僵局产生的原因 | 第15-19页 |
第一节 造成公司僵局的制度原因 | 第15-17页 |
一、 资本多数决原则:公司僵局形成的机制性原因 | 第15-16页 |
二、 资本维持制度和有限公司的“封闭性”:对股东退出公司设置障碍 | 第16-17页 |
三、 “人合”性的丧失:公司僵局产生的本质原因 | 第17页 |
第二节 造成公司僵局的现实原因 | 第17-19页 |
一、 法律及公司章程对公司僵局防控制度的缺失 | 第17页 |
二、 股东个人利益的驱使 | 第17-18页 |
三、 公司自身内部治理机制的不完整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司法破解公司僵局的合理性 | 第19-23页 |
第一节 司法破解公司僵局的理论合理性 | 第19-21页 |
一、 合同契约理论——司法破解公司僵局是合同内在的要求 | 第19-20页 |
二、 期待利益落空理论——司法破解公司僵局的必然选择 | 第20页 |
三、 “有权利必有救济”——司法破解公司僵局的正当性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司法破解公司僵局的现实合理性 | 第21-23页 |
一、 司法破解公司僵局有利于保护私权 | 第21页 |
二、 公司自治内在局限性要求司法破解公司僵局 | 第21-22页 |
三、 司法对公司僵局破解的有效性 | 第22-23页 |
第四章 我国司法破解公司僵局的具体规定及完善 | 第23-36页 |
第一节 我国公司法规定适用司法解散公司制度的具体要求 | 第23-25页 |
一、 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 | 第23-24页 |
二、 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 | 第24页 |
三、 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 | 第24-25页 |
四、 由持有公司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提起诉讼 | 第25页 |
第二节 我国司法解散公司僵局的立法规定及其缺陷 | 第25-28页 |
一、 司法破解公司僵局原则的确立:《公司法》183 条的进步性 | 第26-27页 |
二、 司法解散制度的局限性:立法的不足 | 第27-28页 |
第三节 我国司法解散公司制度的完善 | 第28-32页 |
一、 确立司法破解公司僵局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 第28-30页 |
二、 司法解散公司僵局之诉的当事人确定 | 第30-31页 |
三、 公司司法解散之诉的性质及管辖 | 第31-32页 |
四、 公司司法解散后的清算程序 | 第32页 |
第四节 司法破解公司僵局的替代性措施 | 第32-36页 |
一、 强制股权转让制度应纳入破解公司僵局的司法救济途径 | 第32-34页 |
二、 司法破解公司僵局的其他措施:非诉程序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