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变电所论文

变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保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绪论第10-15页
   ·研究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保护的重要意义第10页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研究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第10-13页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基本概念第10-11页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研究发展历程第11-12页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发展趋势第12-13页
   ·课题的背景及来源第13-14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保护系统的系统结构和功能配置研究第15-27页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保护系统的主要结构形式第15-19页
     ·集中式结构第15-16页
     ·分层分布式结构第16-17页
     ·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式结构第17-18页
     ·完全分散式结构第18-19页
   ·、分层分布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保护系统各层的主要功能研究第19-22页
     ·间隔层单元的主要功能研究第20-21页
     ·主控单元层的功能第21页
     ·后台监控系统单元层功能第21-22页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保护系统的通信网络研究第22-26页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信的设计原则第22页
     ·主要的现场网络通信技术第22-25页
     ·光纤通信技术第25页
     ·无线通信技术第25-26页
     ·配电线载波通信技术第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3、变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保护系统具体设计第27-48页
   ·变电站基本情况介绍第27-28页
     ·一次变配电设备的具体配置情况第27页
     ·电气总平面及配电装置布置第27-28页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的原则和要求第28-31页
   ·继电保护装置的具体配置和二次回路第31-36页
     ·XK2000微机保护测控装置系统的特点第32页
     ·XK2000微机保护测控装置系统主要技术指标第32-34页
     ·XK2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保护测控装置硬件组成第34-36页
   ·几种主要微机继电保护功能及工作原理第36-44页
     ·变压器主保护功能及原理第36-40页
     ·变压器后备保护功能及原理第40-41页
     ·线路保护功能及原理第41-43页
     ·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功能及原理第43-44页
   ·间隔层微机保护系统功能说明及主要性能指标第44-46页
     ·变压器保护第44-45页
     ·10KV间隔第45-46页
     ·公用间隔第46页
   ·通信子网构成第46-48页
4 后台监控系统第48-61页
   ·计算机监控系统软件设计第48-51页
     ·力控pNetPower6.0软件结构第48-49页
     ·软件系统的特点第49页
     ·系统主要性能第49-50页
     ·软件系统主要功能第50页
     ·操作系统第50-51页
     ·网络系统第51页
   ·监视与控制模块设计第51-52页
     ·监控操作设计第51页
     ·报表输出模块设计第51-52页
     ·Web查询模块设计第52页
   ·监控系统主要功能说明第52-60页
     ·数据采集与处理第52页
     ·统计计算第52页
     ·画面显示第52-57页
     ·打印记录第57-58页
     ·报警处理第58页
     ·控制功能第58-59页
     ·维护功能第59-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5 变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保护系统的抗干扰研究第61-70页
   ·干扰的种类和原理第61-64页
     ·各种干扰来源第61页
     ·干扰模式的分类第61-62页
     ·干扰的主要耦合方式第62-64页
   ·抗干扰措施第64-69页
     ·硬件抗干扰措施第64-66页
     ·软件抗干扰措施第66-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6 结论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RM11的GPS车载导航系统的软件设计
下一篇:完善越南人民监督行政机构法律法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