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 ·前言 | 第11-13页 |
| ·结构减震控制的分类与原理 | 第13-15页 |
| ·被动控制 | 第13页 |
| ·主动控制 | 第13-14页 |
| ·半主动控制 | 第14页 |
| ·混合控制 | 第14-15页 |
| ·智能控制 | 第15页 |
| ·耗能减震的概念、原理和分类 | 第15-18页 |
| ·耗能减震的概念 | 第15-16页 |
| ·耗能减震的原理 | 第16-18页 |
| ·耗能减震装置的分类 | 第18页 |
| ·铅阻尼器的类型与性能 | 第18-22页 |
| ·前言 | 第18-19页 |
| ·铅挤压阻尼器 | 第19-20页 |
| ·铅剪切阻尼器 | 第20-22页 |
| ·其他铅阻尼器 | 第22页 |
| ·铅阻尼器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 第2章 铅板阻尼器理论和性能实验 | 第24-44页 |
| ·前言 | 第24页 |
| ·铅的基本性能 | 第24-25页 |
| ·铅板阻尼器的类型、构造、工作原理、实验工况及结论 | 第25-40页 |
| ·实验目的 | 第25页 |
| ·试件构造 | 第25-26页 |
| ·实验设计、工况 | 第26-29页 |
| ·试验结果和图形分析 | 第29-40页 |
| ·频率对铅板阻尼器的影响 | 第36-37页 |
| ·位移对铅板阻尼器的影响 | 第37-39页 |
| ·试验结论 | 第39-40页 |
| ·铅板阻尼器和其他阻尼器的比较 | 第40-43页 |
| ·圆筒型铅阻尼器 | 第40-42页 |
| ·分析和结果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3章 铅板阻尼器的有限元分析 | 第44-59页 |
| ·有限元法的概述 | 第44-45页 |
| ·ANSYS非线性问题的分析 | 第45-49页 |
| ·ANSYS软件简介 | 第45页 |
| ·ANSYS的非线性问题分析 | 第45-48页 |
| ·几何非线性 | 第46-47页 |
| ·材料非线性问题 | 第47-48页 |
| ·材料的性质 | 第48-49页 |
| ·模型建立及结果分析 | 第49-58页 |
| ·单元的选择 | 第49-51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 第51-54页 |
| ·铅板阻尼器参数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 第54-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4章 铅板阻尼器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 第59-69页 |
| ·模型计算与结果分析 | 第59-67页 |
| ·模型构造 | 第59-60页 |
| ·模型分析方法 | 第60-61页 |
| ·建立有限元模型 | 第61页 |
| ·取地震波 | 第61-64页 |
| ·模型时程分析结果及比较 | 第64-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9-72页 |
| 结论 | 第69-70页 |
| 展望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79页 |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