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1 专利侵权判定中的等同原则概述 | 第10-16页 |
| ·等同原则的涵义及发展情况 | 第10-13页 |
| ·等同原则的涵义 | 第10-11页 |
| ·等同原则的发展情况 | 第11-13页 |
| ·适用等同原则的必要性 | 第13-16页 |
| ·弥补全面覆盖原则的不足 | 第13-14页 |
| ·弥补权利要求文字本身的缺陷 | 第14-15页 |
| ·有利于将专利权的保护范围限定在合理的范围 | 第15-16页 |
| 2 专利侵权判定中等同原则的适用标准 | 第16-26页 |
| ·主体标准 | 第16-17页 |
| ·内容标准 | 第17-23页 |
| ·“整体等同”与“技术特征等同” | 第17-19页 |
| ·“功能、方式、效果”标准 | 第19-22页 |
| ·“联想容易性”标准 | 第22-23页 |
| ·时间标准 | 第23-26页 |
| 3 专利侵权判定中等同原则适用的限制 | 第26-33页 |
| ·禁止反悔原则 | 第26-29页 |
| ·现有技术抗辩 | 第29-30页 |
| ·反向等同原则 | 第30-33页 |
| 4 专利侵权判定中的等同原则在我国的现状及其完善问题 | 第33-46页 |
| ·等同原则在我国的立法现状 | 第33-35页 |
| ·等同原则在我国的司法现状 | 第35-37页 |
| ·付某诉贵州某电器公司案 | 第35-36页 |
| ·解文武诉海尔公司案 | 第36-37页 |
| ·完善我国等同原则的具体建议 | 第37-46页 |
| ·建立二元判断标准 | 第37-38页 |
| ·联想容易性的程度应与专利审查中“创造性”程度一致 | 第38-41页 |
| ·现有技术抗辩中的“实质性差异”与专利审查中“创造性”应一致 | 第41-44页 |
| ·引入反向等同原则 | 第44-45页 |
| ·“限制性修改”应区别对待并且“限制性陈述”应被审查员信赖 | 第45-46页 |
| 结语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附录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