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安全保密论文--加密与解密论文

基于时空混沌映射的虚拟光学加密系统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专用术语注释表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引言第9页
   ·课题背景与研究现状第9-13页
     ·混沌加密研究现状第9-10页
     ·光学加密研究现状第10-13页
   ·课题内容与研究的意义第13页
   ·本文主要内容与组织结构第13-15页
第二章 光学加密系统的理论基础第15-25页
   ·密码学概述第15-17页
   ·光学加密相关理论基础第17-24页
     ·傅里叶变换第17-18页
     ·菲涅耳衍射第18-20页
     ·光学透镜傅里叶性质第20-21页
     ·干涉原理第21-22页
     ·数字全息技术第22-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光学加密系统简介第25-36页
   ·基于 4f 系统的双随机相位编码第25-27页
   ·基于菲涅耳变换的双随机相位编码第27-29页
   ·纯相位光学加密系统第29-30页
   ·基于数字相移全息的双随机相位编码第30-33页
   ·基于分数傅里叶变换的双随机相位编码第33-34页
   ·基于联合变换器的双随机相位编码第34页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四章 基于时空混沌映射的虚拟光学加密系统第36-44页
   ·系统描述第36-40页
     ·混沌序列的产生过程第37-38页
     ·虚拟光学加密过程第38-40页
   ·加解密算法描述第40-42页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五章 系统仿真与性能分析第44-63页
   ·时空混沌序列特性验证第44-46页
   ·系统密钥灵敏度和密钥空间分析第46-52页
   ·系统算法复杂度分析第52-53页
   ·系统的非线性验证第53-54页
   ·系统抗攻击能力分析第54-58页
     ·新方案的选择明文攻击第54-58页
     ·新方案的唯密文攻击和已知明文攻击第58页
   ·改进方案第58-61页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附录1 程序清单第67-68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68-69页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第69-70页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RFID系统的信息安全技术研究
下一篇:云计算平台下的数据挖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