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地区粮食产业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 1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3 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 ·调查分析法 | 第13页 |
| ·文献研究法 | 第13页 |
| ·调查分析法 | 第13页 |
| 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长沙地区粮食产业现状调查 | 第14-22页 |
| 1 长沙地区粮食产业现状 | 第14-18页 |
| ·长沙粮食行业经济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 ·长沙粮食物流体系规模现状 | 第15-16页 |
| ·长沙粮食产业收购和储备现状 | 第16页 |
| ·长沙粮食企业发展现状 | 第16-18页 |
| ·长沙粮食产业资源整合现状 | 第18页 |
| 2 长沙地区粮食产业转型面临的现状 | 第18-22页 |
| ·品牌性不强的现状 | 第18-19页 |
| ·效益过低的现状 | 第19页 |
| ·种粮积极性低的现状 | 第19页 |
| ·粮食生产安全的现状 | 第19页 |
| ·粮食物流成本高、组织化程度差的现状 | 第19-20页 |
| ·粮食储备基础设施老化,技术条件差的现状 | 第20页 |
| ·企业规模小、品牌不响的现状 | 第20页 |
| ·粮食产业化经营企业负担重的现状 | 第20页 |
| ·粮食行业专业人才缺失的现状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长沙地区粮食产业对策研究 | 第22-35页 |
| 1 构建粮食流通现代物流体系与管理体系 | 第22-23页 |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呈现新的需求空间 | 第22页 |
| ·实现全市粮食物流“四散”化 | 第22页 |
| ·加强粮食流通监管,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 第22页 |
| ·加强粮油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建设 | 第22-23页 |
| 2 建立合理的粮食储备体系 | 第23页 |
| ·保持合理的储备粮和储备油规模 | 第23页 |
| ·完成粮食储备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 | 第23页 |
| ·加强骨干粮库网络建设 | 第23页 |
| ·健全粮食应急粮源、加工、供应、储运保障系统 | 第23页 |
| 3 发展现代粮油加工体系 | 第23-25页 |
| ·大力发展粮油精深加工,提高副产物的综合利用 | 第23-24页 |
| ·提高粮油加工机械水平,加快升级改造 | 第24页 |
| ·加强现代粮食加工园区的建设 | 第24-25页 |
| 4 完善粮食收购、批发、零售和市场体系 | 第25页 |
| ·规范收购市场 | 第25页 |
| ·完善零售市场 | 第25页 |
| ·健全批发市场 | 第25页 |
| 5 实施粮食科技创新和人才兴业战略 | 第25-27页 |
| ·实施粮食科技创新,解决产业技术瓶颈 | 第26页 |
| ·实施人才兴业战略 | 第26-27页 |
| 6 合理布局粮食产业 | 第27-29页 |
| ·优质稻生产基地的布局 | 第27-28页 |
| ·粮食骨干储备库布局 | 第28页 |
| ·粮食物流网络布局 | 第28-29页 |
| ·粮食加工网络布局 | 第29页 |
| 7 创新粮食产业发展措施 | 第29-35页 |
| ·推进融资方式多元化 | 第29页 |
| ·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技术进步 | 第29-30页 |
| ·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第30页 |
| ·实施名牌战略,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 | 第30-31页 |
| ·强化组织领导 | 第31-32页 |
| ·强化指导思想和原则 | 第32-35页 |
| 第四章 结束语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41页 |
| 致谢 | 第41-42页 |
| 作者简历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