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1 绪论 | 第12-21页 |
·引言 | 第12页 |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起源和历史 | 第12-13页 |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结构和单胞模型研究 | 第13-15页 |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动态力学响应研究 | 第15-17页 |
·其他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本文研究目标 | 第18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本文章节安排 | 第19-21页 |
2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及其单胞模型 | 第21-34页 |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预成型体 | 第21-23页 |
·碳纤维束 | 第21-22页 |
·四步法编织方法 | 第22-23页 |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 | 第23-25页 |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单胞模型 | 第25-33页 |
·单胞模型刚度矩阵和柔度矩阵 | 第27-30页 |
·失效准则和材料降解 | 第30-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3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横向冲击响应及有限元计算 | 第34-59页 |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准静态横向加载性能 | 第34-37页 |
·准静态横向加载测试 | 第34-35页 |
·准静态横向加载响应 | 第35-37页 |
·准静态横向加载失效模式 | 第37页 |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横向冲击性能 | 第37-45页 |
·横向冲击测试 | 第37-39页 |
·横向冲击响应 | 第39-43页 |
·横向冲击失效模式 | 第43-45页 |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准静态加载与横向冲击响应比较 | 第45-49页 |
·载荷响应比较 | 第45-46页 |
·失效模式比较 | 第46-49页 |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横向冲击有限元汁算 | 第49-58页 |
·有限元计算方法 | 第49-51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51-53页 |
·有限元计算结果 | 第53-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4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低速冲击响应及有限元计算 | 第59-77页 |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性能 | 第59-66页 |
·低速冲击测试 | 第59-60页 |
·低速冲击响应 | 第60-64页 |
·低速冲击失效模式 | 第64-66页 |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低速冲击与准静态横向加载响应比较 | 第66-67页 |
·载荷响应比较 | 第66-67页 |
·失效模式比较 | 第67页 |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低速冲击与横向冲击响应比较 | 第67-68页 |
·载荷响应比较 | 第67-68页 |
·失效模式比较 | 第68页 |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有限元计算 | 第68-75页 |
·有限元计算方法 | 第68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68-69页 |
·有限元计算结果 | 第69-75页 |
·小结 | 第75-77页 |
5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冲击频域响应特征 | 第77-92页 |
·快速傅立叶变换 | 第77-79页 |
·横向冲击频域响应特征 | 第79-83页 |
·横向冲击幅度谱特征 | 第79-81页 |
·横向冲击相位谱特征 | 第81-83页 |
·低速冲击频域响应特征 | 第83-90页 |
·低速冲击幅度谱特征 | 第83-87页 |
·低速冲击相位谱特征 | 第87-90页 |
·小结 | 第90-92页 |
6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冲击时频响应特征 | 第92-111页 |
·希尔伯特-黄变换 | 第92-95页 |
·希尔伯特变换与瞬时频率 | 第92-93页 |
·固有模态函数 | 第93页 |
·经验模态分解 | 第93-95页 |
·横向冲击时频响应特征 | 第95-101页 |
·横向冲击应力波经验模态分解 | 第95-96页 |
·横向冲击应力波希尔伯特-黄谱图 | 第96-98页 |
·横向冲击应力波边际谱 | 第98-101页 |
·低速冲击时频响应特征 | 第101-109页 |
·低速冲击应力波经验模态分解 | 第101-103页 |
·低速冲击应力波希尔伯特-黄谱图 | 第103-106页 |
·低速冲击应力波边际谱图 | 第106-109页 |
·小结 | 第109-111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111-114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111-112页 |
·本文工作展望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1页 |
附录A | 第121-123页 |
附录B | 第123-12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26-128页 |
致谢 | 第128-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