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插图索引 | 第12-16页 |
附表索引 | 第16-1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29页 |
·超分子自组装的主要研究方向 | 第17-20页 |
·通过金属配位和氢键作用结合的多孔型晶体结构 | 第17-18页 |
·凝胶和液晶材料 | 第18-19页 |
·宏观自组装 | 第19-20页 |
·一维有机材料 | 第20-23页 |
·快速分散溶剂法 | 第20-21页 |
·相转移自组装 | 第21-23页 |
·苝酰亚胺衍生物超分子组装 | 第23-28页 |
·课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 第28-29页 |
第2章 双密胺组装单元的设计、合成与表征 | 第29-37页 |
·引言 | 第29页 |
·化学试剂和实验仪器 | 第29-30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29-30页 |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双密胺组装单元的分子设计与合成 | 第30-32页 |
·组装单元的分子设计与合成路线 | 第30-31页 |
·S1 的合成 | 第31页 |
·S2 的合成 | 第31-32页 |
·双密胺组装单元 bisM-6 的合成 | 第32页 |
·双密胺组装单元 bisM-18 的合成 | 第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7页 |
第3章 双密胺结构单元与苝酰亚胺结构单元的组装及其聚集态结构的调控 | 第37-48页 |
·引言 | 第37页 |
·化学试剂和仪器 | 第37页 |
·基于溶液的超分子自组装方式 | 第37-38页 |
·一维超分子组装体的形貌及其晶体结构 | 第38-42页 |
·超分子组装体的自组装过程 | 第42-43页 |
·超分子组装体的次级键作用 | 第43-45页 |
·组装机制的初步探讨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8页 |
第4章 不同结构的双密胺结构单元对组装过程及其聚集态结构的影响 | 第48-59页 |
·引言 | 第48页 |
·化学试剂和仪器 | 第48页 |
·基于溶液的超分子自组装方式 | 第48-49页 |
·超分子聚集体的形貌及晶体结构 | 第49-51页 |
·超分子组装体的自组装过程 | 第51-52页 |
·超分子组装体的次级键作用 | 第52-55页 |
·超分子功能凝胶的制备 | 第55-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页 |
·小结 | 第57-59页 |
第5章 不同组装方式对超分子自组装及其聚集结构的影响 | 第59-69页 |
·引言 | 第59页 |
·化学试剂和仪器 | 第59页 |
·不同自组装方式下的苝酰亚胺聚集体形貌 | 第59-63页 |
·相转移自组装 | 第60-61页 |
·三氯甲烷中的自组装 | 第61-62页 |
·甲基环己烷溶剂中的自组装 | 第62-63页 |
·在二氯甲烷中的自组装 | 第63页 |
·光谱方法对自组装过程的探讨 | 第63-6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6-67页 |
·小结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0-81页 |
附录 B 部分1H NMR 图谱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