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8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页 |
·文献传递服务概述 | 第12-19页 |
·文献传递服务的起源 | 第12-14页 |
·文献传递服务模式 | 第14-19页 |
·中介模式与非中介模式 | 第14-15页 |
·公益模式与商业模式 | 第15-16页 |
·返还模式与非返还模式 | 第16页 |
·纯手工模式、半自动模式与全自动模式 | 第16页 |
·集中管理模式、分散管理模式和集中与分散结合的管理模式 | 第16-19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9-2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理论研究 | 第19-20页 |
·实践研究 | 第20-2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1-25页 |
·理论研究 | 第21-23页 |
·实践研究 | 第23-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5-28页 |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传递系统的比较研究 | 第28-42页 |
·国外文献传递系统 | 第28-31页 |
·英国国家图书馆文献提供中心 | 第28-29页 |
·联机图书馆中心 | 第29-31页 |
·国内文献传递系统 | 第31-40页 |
·国内文献传递系统概述 | 第31-33页 |
·五大系统对比分析 | 第33-40页 |
·资源构成 | 第33-34页 |
·服务内容 | 第34-35页 |
·服务模式 | 第35-36页 |
·收费标准 | 第36-38页 |
·服务对象 | 第38-39页 |
·服务方式 | 第39页 |
·受理时间 | 第39-40页 |
·国内外系统对比 | 第40-42页 |
·发展时间 | 第40页 |
·资源构成 | 第40页 |
·服务时间 | 第40-41页 |
·传递数量 | 第41-42页 |
第三章 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现状分析 | 第42-56页 |
·调查方法和对象 | 第42-43页 |
·问卷调查 | 第42-43页 |
·网络调查 | 第43页 |
·调查对象 | 第43页 |
·调研结果及分析 | 第43-55页 |
·名称差异与机构设置 | 第44-45页 |
·服务对象 | 第45-46页 |
·服务意识 | 第46页 |
·学历层次 | 第46-47页 |
·文献传递方式 | 第47-48页 |
·传递篇数 | 第48-49页 |
·满足率 | 第49页 |
·文献未返回原因 | 第49-50页 |
·费用补贴 | 第50-51页 |
·国内外机构合作 | 第51-52页 |
·服务内容 | 第52页 |
·定期宣传 | 第52-53页 |
·版权问题 | 第53-54页 |
·区域文献中心 | 第54-55页 |
·资源整合 | 第55页 |
·调查总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模式研究 | 第56-70页 |
·基于馆藏资源的整合 | 第56-57页 |
·西文期刊的整合 | 第56-57页 |
·数据库整合 | 第57页 |
·服务整合 | 第57页 |
·系统结构和功能设计 | 第57-59页 |
·系统设计思路 | 第57-58页 |
·系统技术路线 | 第58页 |
·系统结构设计 | 第58页 |
·系统功能设计 | 第58-59页 |
·系统开发 | 第59-60页 |
·系统开发工具 | 第59-60页 |
·系统运行环境 | 第60页 |
·系统实现 | 第60-63页 |
·期刊检索 | 第60-62页 |
·篇名检索 | 第62-63页 |
·自动登录 | 第63页 |
·用户操作 | 第63-70页 |
·文献传递系统 | 第64-65页 |
·系统简介 | 第64页 |
·文献传递过程与操作 | 第64-65页 |
·用户使用 | 第65-7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6页 |
·研究结论与创新 | 第70-71页 |
·研究启示 | 第71-74页 |
·局限与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0-82页 |
附录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