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致谢 | 第7-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1页 |
| ·引言 | 第14-15页 |
| ·水性聚氨酯的发展历史 | 第14-15页 |
| ·水性聚氨酯发展趋势 | 第15页 |
| ·水性聚氨酯的分类 | 第15-16页 |
|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 第16-18页 |
| ·预聚体混合法 | 第16-17页 |
| ·丙酮法 | 第17页 |
| ·熔融分散法 | 第17页 |
| ·酮亚胺/酮连氮法 | 第17页 |
| ·保护端基乳化法 | 第17-18页 |
| ·水性聚氨酯制备方法的比较 | 第18页 |
| ·合成水性聚氨酯的主要原料 | 第18-21页 |
| ·聚氨酯化学反应 | 第21-23页 |
| ·异氰酸酯的反应机理 | 第21-22页 |
| ·异氰酸酯与水的反应 | 第22页 |
| ·异氰酸酯与羟基的反应 | 第22-23页 |
| ·异氰酸酯与胺基的反应 | 第23页 |
| ·水性聚氨酯的结构与性能 | 第23-26页 |
| ·软段的影响 | 第23-24页 |
| ·硬段对性能的影响 | 第24页 |
| ·分子量及交联度的影响 | 第24页 |
| ·物理结构 | 第24-25页 |
| ·侧基和交联 | 第25页 |
| ·氢键的影响 | 第25页 |
| ·耐热性能与结构的关系 | 第25-26页 |
| ·低温性能与结构的关系 | 第26页 |
| ·耐水性能与结构的关系 | 第26页 |
| ·水性聚氨酯的改性 | 第26-28页 |
| ·丙烯酸酯改性 | 第26-27页 |
| ·环氧树脂改性 | 第27页 |
| ·有机硅的改性 | 第27-28页 |
| ·水性聚氨酯的应用 | 第28-29页 |
| ·胶粘剂 | 第28-29页 |
| ·涂层剂 | 第29页 |
| ·本论文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9-31页 |
| 第二章 羧酸型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 第31-42页 |
| ·引言 | 第31-32页 |
| ·羧酸型水性聚氨酯的主要反应 | 第31页 |
| ·羧酸型水性聚氨酯的合成路线 | 第31-32页 |
| ·实验部分 | 第32-33页 |
| ·实验原料 | 第32页 |
| ·实验仪器 | 第32页 |
| ·原料预处理 | 第32-33页 |
| ·实验步骤 | 第33页 |
| ·测试与表征 | 第33-35页 |
| ·胶膜的制备 | 第33页 |
| ·吸水率的测定 | 第33页 |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3页 |
| ·乳液稳定性测试 | 第33页 |
| ·粘度的测定 | 第33-34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4页 |
| ·透射电镜分析 | 第34页 |
| ·粒径分析 | 第34页 |
| ·羟值的测定 | 第34-3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1页 |
| ·温度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 第35页 |
| ·结构表征 | 第35-36页 |
| ·-NCO/-OH 比值(R 值)对乳液粒径的影响 | 第36页 |
| ·R 值对乳液外观及稳定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 ·R 值对涂膜吸水率的影响 | 第37页 |
| ·R 值对涂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7-38页 |
| ·DMPA 用量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 ·中和度对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 | 第39-40页 |
| ·乳化扩链温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第40页 |
| ·加水速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 ·乙二胺(EDA)加入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第41页 |
| ·小结 | 第41-42页 |
| 第三章 磺酸型水性聚氨酯的制备研究 | 第42-48页 |
| ·引言 | 第42页 |
| ·磺酸型水性聚氨酯的合成路线 | 第42页 |
| ·实验部分 | 第42-43页 |
| ·实验原料 | 第42-43页 |
| ·实验仪器 | 第43页 |
| ·原料预处理 | 第43页 |
| ·实验步骤 | 第43页 |
| ·测试与表征 | 第43-44页 |
| ·胶膜的制备 | 第43-44页 |
| ·固含量的测定 | 第44页 |
| ·吸水率的测定 | 第44页 |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44页 |
| ·乳液稳定性测试 | 第44页 |
| ·粘度的测定 | 第44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4页 |
| ·透射电镜分析 | 第44页 |
| ·粒径分析 | 第4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4-47页 |
| ·温度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 第44-45页 |
| ·结构与表征 | 第45页 |
| ·N60 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第45-47页 |
| ·N60 用量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 第47页 |
| ·N60 加入方式对乳液外观的影响 | 第47页 |
| ·结论 | 第47-48页 |
| 第四章 丙烯酸酯改性磺酸型水性聚氨酯的研究 | 第48-57页 |
| ·引言 | 第48页 |
| ·实验部分 | 第48-50页 |
| ·实验原料 | 第48-49页 |
| ·原料预处理 | 第49页 |
| ·实验过程 | 第49-50页 |
| ·性能测试 | 第50-51页 |
| ·乳液单体的转化率 | 第50页 |
| ·吸水率的测定 | 第50页 |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50页 |
| ·乳液稳定性测试 | 第50页 |
| ·粘度的测定 | 第50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0页 |
| ·透射电镜分析 | 第50-51页 |
| ·粒径分析 | 第51页 |
| ·热失重分析 | 第5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6页 |
| ·PU、PA、PUA 的红外谱图分析 | 第51页 |
| ·PU 乳液、PU/PA 乳液、PA 乳液及 PUA 乳液粒子形态 | 第51-52页 |
| ·PU、PA、PU/PA、及 PUA 乳液性能的对比 | 第52页 |
| ·PA 含量对 PUA 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 | 第52-53页 |
| ·不同引发剂对反应过程的影响 | 第53-54页 |
| ·引发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第54-55页 |
| ·不同核-壳比对 PUA 性能的影响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