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七”后香港电影中内地人形象的转变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序言 | 第7-14页 |
一、 形象学研究方法 | 第8-9页 |
二、 “香港文化”与“香港电影” | 第9-11页 |
三、 香港电影中内地人形象的三个阶段 | 第11-14页 |
第二章 “九七”后香港电影的变化 | 第14-18页 |
一、 “九七”后香港电影的变化 | 第14-15页 |
二、香港电影业走出低迷的策略 | 第15-18页 |
第三章 “九七”后香港电影中内地人形象的异化 | 第18-34页 |
一、 “九七”后香港电影中的内地人形象分析 | 第18-25页 |
(一) “非法移民”形象 | 第18-19页 |
(二) “北姑”形象 | 第19-21页 |
(三) 犯罪分子 | 第21-22页 |
(四) 艺术青年 | 第22-24页 |
(五) 白领职员 | 第24页 |
(六) 公安人员 | 第24-25页 |
二、 香港电影中内地人形象的深度分析 | 第25-34页 |
(一) “九七”前后香港电影中内地人形象的转变 | 第25-30页 |
(二) 内地人“他者”与其他“他者”的差异 | 第30-34页 |
第四章 香港电影中内地人形象转变的原因与反思 | 第34-42页 |
一、 身份的转型 | 第34-36页 |
(一) 东西文化的再次交融 | 第34-35页 |
(二) 香港文化身份丧失 | 第35-36页 |
二、 经济模式的转型 | 第36-40页 |
(一) 对市场的依赖性 | 第37-38页 |
(二) 娱乐工业的依赖性 | 第38-40页 |
三、 创作空间的转移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 | 第45-48页 |
后记 | 第48页 |